李丹荣

作品数:12被引量:9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更多>>
发文主题:医疗器械在用医疗器械高职课程体系疫苗冷链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卫生职业教育》《广东教育(职教)》《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及对牙科工业发展的革命性影响被引量:29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年第8期13-18,共6页徐步光 李丹荣 宁锐剑 
本文介绍了目前3D打印技术在数据采集、3D数据处理、3D打印这三方面的基本技术水平,具体就其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做了详细的举例。从产业化进程、口腔临床管理、口腔医疗个性化及便捷化、传统义齿行业的改变几个角度论述了3D打印技术...
关键词:3D打印 口腔种植 再生牙 牙科医疗 
高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第11期19-21,共3页刘虔铖 郑婷菲 李丹荣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0301031)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根据医疗器械行业特点,构建职业能力阶梯递进培养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了工学结合,强化了实践育人,有效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高职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 课程体系 
高职医疗器械检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广东教育(职教)》2014年第4期48-50,共3页刘虔铖 郑婷菲 李丹荣 
本文系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0301031).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根据医疗器械行业特点,构建了职业能力阶梯递进培养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并通过与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校所合作办学”实施人才培养,有效地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关键词:校所合作 医疗器械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人员重复性比对试验的几点探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3年第6期45-49,共5页宁锐剑 王培连 李丹荣 
目的:通过内部比对试验的方法,特别是人员重复性比对试验,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价,满足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需要。方法:组织人员重复性比对试验,共45人参加了"输入功率测定"的试验项目。运用稳健统计技术结合一般统计方法对结果数据...
关键词:能力验证 比对试验 质量控制 实验室管理 医疗器械检测 人才素质 检测技术 内部质量保证 
口腔器械设备防交叉感染设计与标准要求被引量: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3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李丹荣 
本文分析了引起口腔临床交叉感染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口腔器械设备防交叉感染的设计要求,重点讲述了口腔器械设备涉及防交叉感染的标准要求,以及国际最新标准化进展。
关键词:防交叉感染 口腔临床 器械设备 标准化 设计 
关于构建在用医疗器械监管体系的几点思考被引量:9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2年第10期30-35,48,共7页郑彦云 李丹荣 胡正路 
本文引入在用医疗器械及其可靠性和剩余风险的概念,分析在用医疗器械监管体系结构中主体、客体、手段的困境,从监管核心目标、职能分配、法律法规、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不良事件监测、检验机构建设、信息化监管体系建立等方面...
关键词:在用医疗器械 监管体系 
从广州亚运会在用医疗器械抽验看在用医疗器械质量现状与管理建议被引量:5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2年第2期40-45,48,共7页郑彦云 李丹荣 宁锐剑 
通过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和第10届亚残运会(以下简称"亚运会")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抽验的结果统计(合格率84%),综合2007至2009年的抽验结果(合格率分别为84%、90%、78%),分析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对在用医疗器械的科学监管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在用医疗器械医疗器械质量现状医疗器械管理 监督抽验 科学监管 
树立和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创新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被引量: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年第2期42-44,共3页李丹荣 卢忠 
根据"科学监管理念"对医疗器械实现全过程监管的要求,分析在用医疗器械监管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在用医疗器械监管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学监管 在用医疗器械 
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疫苗冷链监测系统被引量:29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年第9期38-39,48,共3页李丹荣 李伟松 硕楠 
根据疫苗冷链环节存在的事故隐患,本文提出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疫苗冷链监测系统来完善疫苗流通监管的设想,并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疫苗 冷链 信息化 监控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监管方法探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年第10期35-36,38,共3页硕楠 李丹荣 
本文通过介绍医疗器械产品在安全特性方面的质量监管,探讨一种更多由消费者监督的监管方法,力图使监管者从繁琐的防范工作中脱离出来,并赋予制造企业以更大的自主权。
关键词:产品安全特性 型式认可 评审 创新 消费者性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