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燕

作品数:3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产业河湟文化家园黄河源头民族记忆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群文天地》《党的生活(青海)》《人民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河湟文化:黄河源头流淌的民族记忆
《党的生活(青海)》2022年第5期65-66,共2页杨晓燕 
“河湟”,因黄河与湟水而得名。常被称为“河湟流域”“河湟谷地”“河湟地区”,其范围泛指黄河、湟水河及大通河三条河流的流域范围,大部分在青海省,还包括甘肃省兰州市以西的部分区域,古称“三河间”。《西宁府新志》中记载:其地“北...
关键词:河湟谷地 黄河源头 甘肃省兰州市 民族记忆 湟水河 河湟文化 流域范围 河湟地区 
文化产业如何实现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并举被引量:7
《人民论坛》2017年第34期230-231,共2页杨晓燕 杨虎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多民族聚居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途径及其效益研究"(项目编号:2017CMZ027)研究成果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经济价值是文化产业的本质体现,而精神价值是文化产业的内在灵魂。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将二者有效融合,既要发挥经济价值的独特作用,又要重点培育精神价值。
关键词:文化产业 经济价值 精神价值 
携手共建天赐的家园——玉树灾后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群文天地》2011年第11期86-88,共3页杨晓燕 
文物古迹是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实物例证。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文物保护 旅游业 灾后 玉树 家园 文物古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