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波

作品数:115被引量:8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书画艺术绘画中国画书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荣宝斋》《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江苏社会科学》《中国文艺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画“写意”内涵及工笔形态再诠解
《中国书画》2025年第1期4-7,共4页樊波 
目前中国画坛关于“写意”的说法和相关争议很多,不少画家和学者都纷纷指责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丢失。他们认为,很多画家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工笔画中,进而还统计出全国美展(中国画)“写意”画的比重越来越少。又有学者指出,“写意”是中...
关键词:中国画坛 工笔画 全国美展 写意 追根溯源 形态 
清代扬州传统绘画的历史渊源和审美变革——以《扬州画舫录》为据
《荣宝斋》2024年第9期6-93,共88页樊波 
清代的扬州,经济发达(尤其是盐业),政治相对稳定,有“康、乾盛世”康熙和乾隆曾多次南巡驻跸扬州,这是造成当时文化和艺术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扬州的园林建筑、雕塑、戏曲和书法都获得了极高的成就,绘画艺术也是如此。
关键词:园林建筑 《扬州画舫录》 清代扬州 艺术繁荣 传统绘画 审美变革 绘画艺术 历史渊源 
传统的魅力和“现代人的傲慢”——樊波漫谈中国书画美学
《中国书画》2024年第9期130-132,共3页康守永 樊波 
樊波,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原系主任,江苏省美学会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副主任、秘书长,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书画美学理论家,樊波教授早年出版的《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对中国书画美学史...
关键词:中国书画 南京艺术学院 美学史 艺委会 大学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美术学 
段成式《酉阳杂俎》书画记载研究
《中国书画》2024年第7期4-8,共5页樊波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21ZD23)子课题《中国传统美术的文化研究》。
段成式(字柯古,山东临淄邹平人,生卒不详,约为803一863)是唐代著名学者,所撰《酉阳杂俎》为“小说”性质的著述,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神怪灵异传闻方面的载录。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有极为珍贵的关于美术的记叙,时间跨...
关键词:日本美术 酉阳 段成式 时间跨度 绘画 
中国花鸟画的审美寓意和表现
《中国书画》2023年第11期9-14,共6页姜宏敏 樊波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21ZD23)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比德”与“移情”审美心理比较研究》(KYCX22_228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儒家“比德”的内涵尽管“比德”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但真正确立“比德”理论的人,还是孔子。《论语·雍也》载:“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很显然,水、山本是不包含任何道德倾向的自然事物,...
关键词:仁者乐山 审美愉悦 道德内涵 道德倾向 比德 知者乐水 中国花鸟画 联想和想象 
清代“四王”绘画思想论稿
《艺术广角》2023年第4期32-41,共10页樊波 
清代“四王”中,王时敏提出“罗古人于尺幅,萃众美于笔下”“笔端灵秀之气,必自胎骨中带来”两个美学命题;王鉴对“笔端灵气于梦寐中仿佛见之”“形影无定法,真假无滞趣”两个命题有独特的美学见解;王翚对“用笔有拔山扛鼎之力”“不放...
关键词:清代 四王 山水画 绘画美学 
析董其昌书画“门庭”论
《中国书画》2022年第8期4-9,共6页樊波 
董其昌的书画理论有一个重要说法:“门庭”。作为一个概念,“门庭”这一词语当然不是董其昌首次提出的。略举一番,先秦以来关于“门庭”的说法比比皆是。如《周礼》中就有“掌门庭”的说法:《墨子》亦有“门庭庶子”之论;《荀子》论“...
关键词:董其昌 《朱子语类》 《张协状元》 《旧唐书》 《三国志》 《墨子》 《周礼》 《荀子》 
文人『雅集』刍议被引量:1
《荣宝斋》2022年第1期90-101,共12页樊波 
本文以宋代李公麟《西园雅集》画作为个案,考察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文章认为,中国历代文人的雅集乃是一种常见的文化活动,而画家表现这一活动更是一种常见的题材。从东晋的兰亭雅集到宋代的西园雅集,既有诗文记载,亦有绘画表...
关键词:文人 李公麟 西园雅集 审美情怀 
中国“水墨”画的概念界定和画派问题
《中国书画》2021年第10期30-31,共2页樊波 
这里我想谈论两个相关问题,一是水墨画问题,二是画派问题。这两个话题都不是新鲜问题,但却可以由此生发开去,并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厘清。“水墨”的概念首先是由唐代张彦远提出的,但在与画界朋友交往时,他们对于理论的这一说法(尤其是...
关键词:张彦远 水墨画 画派 概念界定 
美术史研究的几个层面--以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为例被引量:1
《中国书画》2021年第9期32-33,共2页樊波 
美术史研究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或者说,应该达到几个层面,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学术问题。因为有的学者对此认识得并不清楚。这里,我们可以以晚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部美术史可以在这方面给予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历代名画记》 美术史研究 张彦远 层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