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昌

作品数:9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针灸疗法刺络拔罐拔罐ESRCRP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健康管理》《针灸临床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自我保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温阳通督针法联合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血清ESR、CRP和RF水平影响被引量:15
《针灸临床杂志》2021年第11期18-21,共4页侯海鲲 熊大昌 李建民 
目的:探讨温阳通督针法联合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血清ESR、CRP和R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9例,内热针疗法)和治疗组(49例,温阳通督针法联合内热针疗法)...
关键词:温阳通督针法 内热针 寒湿痹阻型 强直性脊柱炎 
我的腰椎间盘为啥突出了
《健康管理》2012年第12期80-81,共2页熊大昌 
椎间盘是脊椎骨骼间负责减震的装置,所以有弹性是它的最大特色。椎间盘包括三种结构:上下软骨、作为围墙的纤维环和胶状的髓核。在这三种成分中。软骨最坚固,弹性效果最强的是髓核。最容易磨损的是纤维环。当纤维环受到磨损后,胶状...
关键词:腰椎间盘 纤维环 下软骨 髓核 弹性 磨损 神经 
人迎寸口对比诊断法临证应用被引量:8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年第10期86-87,共2页熊大昌 
《内经》中脉诊法有3种,即寸口脉诊法、寸口人迎对比脉诊法及三部九候脉诊法。如今寸口脉诊法广泛应用于中医教学和临床中。其中三部九候脉诊法由于过于繁琐及许多部位的不方便(如鼠鼷部的触诊),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目前临床较少...
关键词:脉诊部位 人迎诊法 寸口诊法 针灸疗法 偏头痛 
太白穴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11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年第6期87-88,共2页熊大昌 
太白位于足大指本节后内侧,梅核样小骨下凹陷中,其处分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的吻合支。该穴既是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发”的输土穴,同时因为阴经以输代原故,也是脾经的原穴不仅能够治疗脾经循行所过之处病变,同时太白作为脾经原穴可...
关键词:太白穴 脾经穴位 原穴 针灸疗法 
自我按摩:手法不同作用不同
《自我保健》2009年第5期43-43,共1页熊大昌 
擦法的操作 将手掌或小鱼际贴附于按摩部位.腕关节放平,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运动,带动掌或小鱼际做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使之产生一定的热量,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在局部涂抹按摩乳、红花油等介质,注意动作的速度、力量,...
关键词:自我按摩 手法 主动运动 按摩部位 温经散寒 局部涂抹 小鱼际 腕关节 
调理好脾胃 精力才充沛
《自我保健》2008年第12期44-45,共2页蒲英 熊大昌 
每年天气转凉之后,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常呈现上升趋势。为此中医专家指出,经过炎夏的消耗、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因此到了秋季应该注意调理好脾胃,为自身健康“培上固基”。
关键词:脾胃 调理 精力 胃肠道疾病 中医专家 消化功能 自身健康 发病率 
针刺内关太白为主治疗足心发热60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第S1期56-,共1页熊大昌 
足心发热烧灼、卧不喜覆、常露于被外,甚至踏冰凉之物方觉舒适是临床上一些患者经常主诉的一种症状。2002年8月-2006年8月,笔者作为援非医疗队员,在西非的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亚斯丁医院针灸科工作的4年期间,共治疗此类有完整治疗过程...
关键词:足心发热 针刺疗法 内关 太白 
“督五腧”刺络拔罐临床应用举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第6期84-85,101,共3页熊大昌 
笔者临证常选取督脉上背部的5个腧穴(身柱到至阳),用三棱针点刺并配合拔罐的方法治疗“五脏之热证”,常获意外之效果。现介绍如下。1理论依据在《内经》中就有从背腧取穴而治疗脏腑疾病的记载。其中选取背部腧穴治疗脏腑疾病的方法...
关键词:督五腧 刺络 拔罐 
刺络拔罐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第2期80-81,共2页熊大昌 
刺络放血是《内经》时代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所谓“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内经》甚至认为刺络放血是治疗疾病、祛除痛苦的第一选择,如《素问·血气形志》云:“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
关键词:针灸疗法 刺络放血 拔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