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鹏

作品数:13被引量:2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通假字进士科诗赋出土文献上古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汉语研究》《汉字文化》《现代语文》《现代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世文献通假字韵部亲疏关系研究--以高亨《古字通假会典》为例
《现代语文》2022年第2期4-10,F0002,共8页王兆鹏 谢丽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通假字的上古韵部亲疏关系与排序研究”(20BYY125)。
“音同音近”原则是判定通假字、同源词的重要原则,也是“因声求义”的重要标准。而韵部的音近,表现在韵序排列上,就是古韵的“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关系。以传世文献通假字为研究材料,根据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异部通假的频次,来...
关键词:韵部 音近 传世文献 通假字 亲疏关系 
上古韵部小类次序研究——以出土古文字通假例为依据被引量:6
《古汉语研究》2021年第1期35-47,127,共14页王兆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通假字的上古韵部亲疏关系与排序研究”(20BYY125)。
王力多次改变上古韵部十一小类的次序,说明这个问题在上古音研究中的重要性与复杂性。王力的古韵排序基本以先秦韵文为据,我们运用出土文献中的通假材料,逐类考察王力上古韵部间的对转和旁转关系,结论是:王力的对转、通转说无懈可击,小...
关键词:上古 韵部次序 出土文献 通假字 
基于出土文献通假字的上古喻三研究被引量:5
《汉字文化》2019年第1期23-26,共4页王兆鹏 
文章立足于出土文献中的通假材料,详尽考察了《古文字通假字典》一书中涉及喻三的157次古音通假,继而依据喻三和其他声母之间的通假频次得出了如下结论 :上古喻三与唇音、舌音、齿音、半舌音、半齿音这五类声母关系疏远,与发音部位相近...
关键词:出土文献 通假字 上古 喻三 
三十六字母探源
《汉字文化》2017年第2期24-30,共7页王兆鹏 
2014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切韵指掌图>与宋词用韵研究"(项目号:14CWXJ30)成果之一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一般认为是根据反切上字归纳而成的。但三十六字母依据何书的反切上字归纳而成、产生于什么年代,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确切的结论。本文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三十六字母在唐宋时期韵书、韵图、佛经音义中的出现情...
关键词:字母 反切上字 数理统计 唐宋时期 对比分析 佛经音义 合理推断 产生年代 
唐宋完全合律诗例析
《汉字文化》2015年第6期24-27,共4页王兆鹏 
汉语诗律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律诗的平仄是汉语诗律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加之有“一三(五)不论”的许可,现存文献中,完全符合平仄格律的近体诗很少。因而在通用的古代汉语教材里讲诗律时,鲜有平仄完全合律诗。
关键词:律诗 古代汉语教材 例析 唐宋 平仄 近体诗 诗律 
唐代试律诗用韵频率考
《汉字文化》2005年第2期27-29,共3页王兆鹏 
关键词:用韵 律诗 频率 唐代 《全唐诗》 研究工作 归纳分析 全面分析 音韵学 诗人 考证 
《大学语文》(专)说明文的简析题
《现代教育》2003年第3期65-67,共3页王兆鹏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说明文 简析题 自学考试 试卷分析 高等教育 
现代汉语的使动用法被引量:4
《汉字文化》2002年第4期23-24,共2页王兆鹏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重要内容。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其意思是“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因此,使动用法就是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兼语...
关键词:使动用法 现代汉语 意思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教材 动宾结构 兼语式 存在 形式 语词 
《大学语文》(六)试卷的新动向
《自考.职教.成教》2001年第9期59-60,共2页王兆鹏 
关键词: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六) 试卷 改革 试卷内容 作文考试 泛读课文题 
试论宋元科举考试与韵图被引量:1
《汉字文化》1999年第3期28-30,共3页王兆鹏 
宋代科举,仍以进士科为最重要。马永卿在《懒真子》中写道:“本朝取士之路多矣,得人之盛,无如进士。盖有一榜有宰相数人者,古无有也。”①进士科考试内容仍以诗(或者词)赋为主要内容,其限韵之法依唐旧制。“太平兴国三年九月,...
关键词:科举考试 韵图 《韵镜》 进士科 指掌图 诗赋 《文献通考》 王安石变法 《礼部韵略》 《宋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