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洪永

作品数:24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经学部族《红楼梦》红楼梦《牡丹亭》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文学研究》《文化学刊》《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管子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宗羲《明儒学案·夏尚朴》文献选编的一则失误
《文化学刊》2019年第1期239-240,共2页甄洪永 
黄宗羲《明儒学案》是学术名著,但也有文献失误,如黄宗羲为夏尚朴选编学术资料时,曾断章取义地进行了刻意的剪裁,从而对读者造成了某种误导。夏尚朴初次从章懋处闻听陈献章之学说,其心理体验为"恍若有悟",后来却认为陈献章学术不足取,...
关键词:《明儒学案》 学术文献 选编失误 
《琵琶记》“风化体”的四重指向及若干艺术问题探讨
《戏曲研究》2017年第3期154-168,共15页甄洪永 
山西省姚奠中国学基金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5GX06);2016年度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儒学的民间呈现与山西戏曲文化研究——以山西戏曲文物为中心”(项目编号:2016315)阶段性成果
在《琵琶记》接受史中,“风化体”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赞誉者如朱元璋将其与《四书》《五经》等量齐观,白云散仙称其“词丽调高”,徐渭称《琵琶记》使南戏摆脱了“村坊小伎”的粗疏格局,“进与古法部相参”。反对者如李卓吾称高...
关键词:《琵琶记》 艺术问题 风化 指向 《五经》 《四书》 接受史 朱元璋 
“木石前盟”文化溯源的新推测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眼泪”书写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1期185-198,共14页甄洪永 
山西省姚奠中国学基金教育项目(2015GX06)阶段性成果;2016年度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儒学的民间呈现与山西戏曲文化研究--以山西戏曲文物为中心"(项目号2016315)阶段性成果
《木瓜》中出现了木与石两种意象,其诗旨本为男女定情,汉唐学者赋予其报恩主题,近现代学者则还原了男女定情的原始诗旨。《木瓜》诗旨经历从定情到报恩,再到定情的演变,这与《红楼梦》中绛珠草以眼泪报偿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的叙述势能异...
关键词:木瓜 红楼梦 木石前盟 眼泪书写 
寿阳高跷竹马艺术及文化内涵初探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87-89,共3页毕裴裴 甄洪永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6315)
寿阳大竹马,也称高跷竹马,是起源于明末清初,集高跷、竹马和武打于一身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山西寿阳的高跷竹马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中独树一帜,这一具有地方性的民俗活动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寿阳 高跷竹马 祭天祈福 表演艺术 文化功能 
论元代北曲杂剧的“散曲意识”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48-50,47,共4页赵璐 甄洪永 
散曲和北曲杂剧相似的文体特征和两者在产生流传中的相互交融,使北曲杂剧作品中常带有明显的散曲意识。作家、受众以及戏曲理论家,都将"曲本位"作为评骘北曲杂剧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从作家方面看,散曲与北曲杂剧有相互交集的作家群体;...
关键词:北曲杂剧 散曲 散曲意识 
部族文化视域下的《关雎》解读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55-62,共8页甄洪永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初经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1GX05)阶段性成果
上古时期,东夷文化中的雎鸠是一位充满阳刚之气的英雄形象。当雎鸠进入《关雎》时,其刚猛气质仍然得以保留,并成为周人文化心理的组成部分。雎鸠的刚猛气质虽然是礼乐文化所要规范的对象,但诗人并没有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此时的东夷文...
关键词:东夷文化 礼乐文化 刚猛气质 雎鸠 《关雎》 
妙合与超越:从《牡丹亭》到《红楼梦》被引量:3
《红楼梦学刊》2014年第6期25-38,共14页甄洪永 
《红楼梦》与《牡丹亭》有妙合之处,但前者对后者也有超越之处。从《杜丽娘记》到《牡丹亭》,从《红楼梦》第一回到后面行文,两者在主题上都完成了从佛教报应论到"情"的升华,在叙事上都完成了立体、诗意、男性空间的建构,这是两者的妙...
关键词:牡丹亭 红楼梦 妙合 超越 
汤显祖“至情说”的多维解读——兼论《牡丹亭》若干艺术问题被引量:2
《中华戏曲》2014年第1期39-50,共12页甄洪永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GX05)
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提出的"至情说"是解读汤氏思想、评骘《牡丹亭》艺术的重要依据。然而前贤时哲多从爱情角度入手,极力称赞丽娘爱情观念对传统理学的突破意义,却对丽娘复生情节颇有微词,认为丽娘复生体现了爱情与理学的妥协,削弱...
关键词:《牡丹亭》 多维解读 杜丽娘 《毛诗序》 陈最良 兼论 上汤 《关雎》 贵生书院说 法苑珠林 
韩非的学术突围及迷失——以师事荀子为出发点
《武陵学刊》2014年第3期21-25,共5页甄洪永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初经学思想研究"(2011GX05)
儒墨显学给韩非带来巨大学术压力,为了证明儒墨之学的愚诬,韩非设定了两条检验标准。在这两条标准之下,韩非必须通过师事荀子才能论证法家思想的合理性,因此,韩非师事荀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韩非与荀子共同遏制墨家"兼爱说",客观上实现...
关键词:韩非 学术突围 人性 资源分配 迷失 
女子“难养”与救赎之“礼”——兼论宗周文化的历史转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15-119,共5页甄洪永 
2011年度山西省姚奠中国学基金项目(2011GX05)
在线性思维与进化史观的影响下,宗周文化中的巫术成分往往被遮蔽,从而导致对相关问题之探讨变成无的放矢。《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之研究几成聚讼,原因亦在于此;重构宗周哲学语境成为解决问题之关键。宗周文化史当划分为两个阶...
关键词:宗周文化 孔子 巫术 女子 妬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