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卓成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反生活》文本形式主义邀请函《诺桑觉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芒种(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导师制与“翻转课堂”英语教学的互补性与导师制具体实施的难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5期256-256,共1页石卓成 
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以“翻转课堂”为导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项目编号15jsyw-41;2015年度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网络授课模式下高职英语导师制模式应用研究》阶段成果.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制度,提倡把知识的传授环节由课堂转向课前,把课堂转变为知识吸收的环节,由学生主动课堂,老师成为指导者和评价者,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一尤其是中国学生一很难适应这种转变,这就需要老...
关键词:导师制“翻转课堂”学生主导 实施难点 
不存在的文稿——《阿斯彭文稿》中叙事者的欺骗性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203-204,共2页石卓成 
《阿斯彭文稿》是亨利·詹姆斯一部趣味悠长的中篇小说,题目中的文稿却在小说从头至尾中都没有露面,没人知道这些文稿是否确切存在,叙事者对它的存在只是一种猜测。因此,笔者在这里大胆指出,这些文稿是不存在的,叙事者的叙事只是对读者...
关键词:叙事者 读者 欺骗 形式主义 
《诺桑觉寺》——发给读者的邀请函被引量: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82-83,共2页石卓成 
《诺桑觉寺》是简·奥斯丁的第一部作品,这部小说以出生在牧师家庭中凯瑟琳·莫兰和富家公子亨利·蒂尼的恋情为主线,为读者揭开了当时社会的大幕。作品中,奥斯丁对当时流行的哥特小说进行了大量的戏彷,而且无论是小说的叙事者还是间或...
关键词:戏彷 文本 误读 读者参与 
《反生活》中作者和读者的合作关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12期83-83,共1页石卓成 
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拥有绝对的权威,在阐释作品的过程中,与作者关联的信息也备受重视。在菲利普罗斯的作品《反生活》中,作者恰恰把主人公定位为一个作者,而文中作者和文本以及读者的关系在其中得到揭示——作者...
关键词:作者 读者 作品 形式主义 接受美学 
压制与反压制——《反生活》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冲突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395-395,共1页石卓成 
在《反生活》这部小说中,塑造了内森这个人物形象。在大部分篇幅中,内森是叙事者和小说作者,随着小说的深入,这种控制力开始慢慢削弱,作者营造的堡垒开始从内部慢慢坍塌。这个过程明显是一个作者和读者对抗的过程,内森希望通过书...
关键词:作者的统治 读者的创造 文本意义 
《反生活》中作者和读者角色的转换
《芒种(下半月)》2013年第9期85-86,共2页石卓成 
在阅读《反生活》的过程中,读者很容易发觉,这部小说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讲故事的小说,而且小说中套有小说,很难辨别哪一个是真实的故事内容,哪一个是小说中创造出来的虚幻。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小说展现了主人公内森作为一名作家,...
关键词:读者角色 实际生活 作者 故事内容 文学作品 小说 讲故事 名作家 
一切都来源于“声音”——论《反生活》中读者和作者的消解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8期100-100,共1页石卓成 
在《反生活》的第四章中,有一段内森的鬼魂和玛利亚的对话,对话中,内森作为一名作者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身躯和任何物质的形态,只剩下了一个声音,来与自己的情妇玛丽亚交谈,而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作为内森作品的读者也似乎失去了自我,...
关键词:作者 读者 文学程式 意识形态 
论“熟能生巧”
《科教文汇》2008年第22期34-34,共1页石卓成 
"熟能生巧"是我们经常引用的一句谚语,尤其是教师在教育自己学生的时候。但是,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这句是不是同样适用?是不是通过不断的练习,英语的水平会不断提高?可能大多数人都持有肯定的观点。但是。笔者将通过行为主义和灵智主义...
关键词:熟能生巧 行为主义 灵智主义 英语学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