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继平

作品数:48被引量:37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选育栽培技术水稻雄性不育杂交水稻组合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大豆科学》《贵州农业科学》《中国稻米》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物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及安全性探讨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30期97-100,117,共5页徐九文 李天富 韩正姝 童继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396);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1JCZDJC17400);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2102110018);天津农科院院长基金项目(09012)资助
分析了作物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推进转基因技术与传统作物育种技术"优势互补"与"协同创新"、构建现代作物育种科学技术新体系的观点。
关键词:基因横向转移 转基因育种 食品安全性 生态安全性 
水稻功能基因图位克隆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2年第3期115-124,共10页童继平 刘学军 韩傲男 马忠友 刘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396);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1JCZDJC17400);天津农科院院长基金项目(09012)资助项目
图位克隆是建立在植物分子标记图谱之上的一种基因克隆技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精细定位,用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筛查DNA文库,构建包含目的基因区域的物理图谱,通过染色体步移等方法找到包含目的基因的克隆,再通...
关键词:图位克隆 分离群体构建 分子定位 功能互补 水稻 
作物数量性状研究进展被引量:7
《生物技术进展》2011年第2期98-104,共7页童继平 韩傲男 王胜军 刘学军 苏京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396);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1JCZDJC17400);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09012)资助
作物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大多属于数量性状。传统数量遗传学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把控制数量性状的多基因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数量性状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QTL定位的统计分...
关键词:数量性状 分子标记 QTL分析 
有色稻米研究进展被引量:39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年第1期13-18,共6页童继平 李素敏 刘学军 韩傲男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资助(09012)
有色稻米是一类特异水稻种质资源,主要由不同色素沉积在水稻种子的种皮内而形成,有色稻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植物脂肪、纤维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而且有色稻米种皮内的色素可作为安全的天然色素用做食品添加剂。...
关键词:有色稻米 红种皮 紫种皮 
DNA标记的种类、特点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5
《生物技术通报》2010年第7期35-40,共6页刘学军 童继平 李素敏 韩傲男 
生命的遗传信息存储于DNA序列之中,基因组DNA序列的变异是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基础。目前已发展出的DNA标记技术不下十几种,它们各具特色,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基因定位、亲缘关系鉴别、基因克隆研究等方面。对DNA标记技术进行分...
关键词:DNA标记 RFLP SSR SNPS 
父母本不同行比对杂交粳稻10优18制种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第6期4-5,9,共3页马忠友 范俊山 张春和 王胜军 苏京平 闫双勇 童继平 孙林静 刘学军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杂交粳稻稳产高产高纯度制种技术研究"(07ZCKFNC01300);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杂交粳稻品种创新及良种产业化"(07FDZDNV01101)
研究了10优18制种中不同父母本行比对产量及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在2∶4~12,行比对制种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处在不同行位不育系的结实率间却存在显著差异,结实率随不育系离父本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结果表明,由于小的行比能...
关键词:杂交粳稻 10优18 行比 结实率 制种产量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粳稻三系不育系10A开花习性的影响被引量:2
《杂交水稻》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王胜军 闫双勇 童继平 马忠友 苏京平 孙林静 刘学军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7ZCKFNC01300)
研究了"九二○"、花信灵、云大120、0.9%爱多收、尿素对杂交粳稻不育系10A抽穗期、开花期以及柱头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幼穗分化Ⅵ期末喷施"九二○"30g/hm2可以使不育系提前3d左右抽穗,并且开花率显著高于对照;在幼穗分化Ⅵ期末喷施...
关键词:杂交粳稻 不育系 10优18 10A 制种 花期调节剂 开花习性 
粳型三系杂交稻亲本开花习性研究被引量:7
《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第12期12-14,17,共4页王胜军 王广峰 范俊山 张春和 闫双勇 童继平 马忠友 苏京平 孙林静 刘学军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杂交粳稻稳产高产高纯度制种技术研究"(07ZCKFNC01300)
研究了4个杂交粳稻不育系、15个恢复系的开花习性,结果表明:不育系的开花历期平均为7.0d,而恢复系的开花历期平均2.5d,二者差别达3.5d;不育系的午前花率平均为58.8%,而恢复系的午前花率平均为73.9%;多数恢复系的开花高峰...
关键词:杂交粳稻 不育系 恢复系 开花习性 
皖稻9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6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0期9496-9496,9512,共2页郑乐娅 吴敬德 余行道 朱学桂 张瑛 童继平 佘德红 
安徽省"十一五"攻关项目;安徽省农科院种子工程项目;国家农业部948项目(2006-G1)
皖稻96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成的优质双季皖粳糯新品种。两年安徽省区域,平均产量7 593.5 kg/hm^2,比对照M1148增产7.5%,全生育期128 d,适宜播种期为6月15~25日。
关键词:水稻 皖稻96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皖稻17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23期6154-6154,6156,共2页郑乐娅 吴敬德 余行道 朱学桂 张瑛 童继平 佘德红 
安徽省"十一五"攻关项目及院种子工程项目资助
皖稻17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成的耐寒早籼新品种。2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6 562.5 kg/hm2,比对照竹青增产0.45%;苗期耐寒性强,全生育期107 d;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
关键词:皖稻179 选育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