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炎峰

作品数:27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政治哲学文明城镇化孔子名家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州学刊》《大众文艺(学术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改革与开放》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契合”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5,共5页赵炎峰 
河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YJS2022SZ23);河南省研究生精品教材项目(YJS2024JC31)。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基础。新时代背景下,“第二个结合”的要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从立场、观点、方法等层面阐释二者之间的“内在契合”...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内在契合 立场 观点 方法 
以“新四句”为基点阐发刘宗周的“心”“意”关系被引量:1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72-76,共5页赵炎峰 吕之奇 
同为心学,刘宗周哲学不同于阳明哲学的两大特点就在于:一为重塑并深挖“心”的本体性地位,二为从细微之处着手,建构以“意”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以此出发,刘宗周思想的主旨就明晰起来。这既是对阳明哲学的纠偏,又是对“良知说”的回应。...
关键词:刘宗周 王阳明 新四句   
中原学的合法性思考及其理论建构被引量:3
《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1-8,24,共9页赵炎峰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代儒家政治哲学范式转换及其实践异化研究”(2018BZX004);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北宋中后期儒家政治哲学的义理转型研究”(2019-ZZJH-67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问题研究”(2018B175)
作为地方学的“中原学”一诞生就首先面临着“合法性”问题。质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河南作为“中原”主体的合法性;其二,“中原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其三,中原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建构问题。前两者关涉中原学“是什...
关键词:地方学 中原学 合法性 理论建构 
乡村振兴视域下文明乡风建设路径探析被引量:7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289-292,共4页赵炎峰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8B175)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而乡风文明作为其余四者的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当下,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农民道德滑坡和集体意识衰退、乡村历史文化传统失落、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文明乡风 建设路径 
《周易口义》与胡瑗“明体达用”的政治哲学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12期163-165,170,共4页南晗 赵炎峰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9-ZZJH-678)
胡瑗是宋初诸儒中较早地对传统经学政治哲学范式进行反思的代表。他的经学开始突破传统经学追求章句训诂的限制,强调经典诠释的义理取向和现实功用。他的《周易口义》一书通过对《周易》的诠释,树立了"圣人之道为政教之本"的政治主体意...
关键词:《周易口义》 明体达用 大中之道 
“儿童读经”的争鸣及其问题意识反思被引量: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91-95,共5页赵炎峰 
"儿童读经运动"作为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侧面,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争鸣。该争鸣过程包含三层问题:该不该读的表层问题,如何读的方法论问题,为什么要读的深层问题。我们要从深层问题出发,通过自觉的理论建构为"读经"的文化使命做...
关键词:儿童读经 争鸣 问题意识 
城镇化背景下基层政府权责伦理的重构与职能转变被引量:4
《领导科学》2018年第17期13-15,共3页赵炎峰 
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软科学)“河南省科学推进城镇化的基层政府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2400410034)
近年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权责一致”的传统伦理准则在实践中出现了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权责界限模糊等异化现象,既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也阻碍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因此,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必须对基层政府的权责伦理进...
关键词:城镇化 基层政府 权责伦理 职能转变 
李觏《易》《礼》之学中“经世济民”的政治哲学被引量:1
《改革与开放》2018年第17期101-103,共3页赵炎峰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代政治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BZX007)
李觏继承了宋初儒者对"积弊"反思的"忧患意识",强调政治变革。但与胡瑗等人不同的是,他并没有过分强调"王道"主义的政治理想,而主张改革的基本面向应该是"经世济民"。基于此,他的政治哲学侧重于对《周易》《周礼》的诠释中,一方面从"天...
关键词:李觏 《易》 《礼》 经世济民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导向在高校学术型文科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探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16期196-197,共2页赵炎峰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SJGLX087Y)
由于对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不明确、对研究生的培养趋于功利化和实用主义,当下我国学术性文科研究生培养具有重教学、轻科研、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特征。事实上,科研导向能够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研究生...
关键词:科研导向 课程教学 文科研究生 培养理念 
近年来我国民间儒学的发展及反思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14期239-240,共2页赵炎峰 
民间儒学自古以来就是儒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它主张扎根于民间社会,具有大众化、生活化、实践化的特征。近年来我国民间儒学发展迅速,发展形态日益多元。我们必须对其发展中的问题有足够的反思意识:如何认识、重构民间儒学与精英儒...
关键词:民间儒学 历史溯源 当代发展 问题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