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国

作品数:60被引量:86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风沙流采集仪风沙沙粒风洞实验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区地理》《水土保持通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生态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风沙冲击力传感器研究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3年第5期923-933,共11页李正农 王艺舒 蒲鸥 吴红华 赵爱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8476);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1-KF-3);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园开放基金(2001KF007)资助。
沙尘暴是一种多发于沙漠等干旱地区的灾害天气,建(构)筑物常受其影响被侵蚀甚至产生破坏,这种破坏的本质是风沙两相流中沙粒对结构表面冲击产生细微损伤的积累。为了深入探索这种风沙两相流对结构的冲击作用和沙粒冲击力在结构表面的分...
关键词:沙粒冲击力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力传感器 低矮房屋 
基于风洞试验的风沙两相流耦合流场特性被引量:4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20年第1期116-125,共10页丛顺 李正农 宫博 黄斌 赵爱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179、51678233)~~
风沙两相流结构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已趋于成熟,主要集中在风沙物理运动本身和防风固沙工程方面,然而,将风沙运动现象及其对建筑结构物的作用效应相结合的研究还比较鲜见,继续开展风沙地区工程结构的抗风沙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工程意义。...
关键词:风沙两相流 风洞试验 落沙 沙浓度 风速剖面 湍流强度 
低覆盖度羽翼袋沙障防风积沙效应的风洞试验被引量:15
《中国沙漠》2019年第6期177-183,共7页高天笑 王涛 杨文斌 赵爱国 倪海渊 吴丽丽 高永 
基于低覆盖度理论的防沙治沙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研发(2018YFC0507100)
羽翼袋沙障是按照底袋固定流沙和袋上的羽翼片在风中波动削弱风速而设计出来的组合沙障,已获得专利授权。本试验针对羽翼袋沙障,在4种风速条件下,模拟了风速流场和阻沙固沙效果。结果表明:(1)与袋状沙障(对照)相比,羽翼袋沙障防风效果...
关键词:羽翼袋沙障 风洞试验 流场结构 防风效果 输沙量 
东北黑土地土壤风蚀风洞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21
《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第2期67-70,共4页刘铁军 赵显波 赵爱国 郭建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136;41201264);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mks1-2013-01)
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疏松,抗侵蚀能力弱,在大风天气下易产生土壤风蚀。针对东北黑土区突泉县农田黑土风蚀过程中主导因子对风沙流结构及风蚀量的影响特征进行风洞模拟试验。研究表明:黑土风沙流风速廓线呈对数函数分布,风沙流中土壤颗粒...
关键词:黑土地 风蚀 风沙流 风洞 
论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断裂的成因——“八一泉运动”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气候变化的关系被引量:5
《冰川冻土》2012年第3期591-596,共6页郑本兴 屈建军 沈永平 牛清河 俞祁浩 赵爱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930741);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CB9514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ZCX2-YW-329)资助
通过野外调查和同位素测年,讨论了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断裂的形成与"八一泉运动"有关,纠正了前人所说的八一泉雅丹下部褶皱断裂地层属上新世地层的传统概念,实际上是早更新世湖相地层于中更新世晚期因发生八一泉构造运动形成的褶皱断裂...
关键词:羽毛状断裂 八一泉运动 青藏高原隆升 气候变化 库姆塔格沙漠 
不同坡度障碍物前气流场特征及其对回涡沙丘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1期34-41,共8页钱广强 董治宝 罗万银 张正偲 赵爱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01007);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博士资助项目资助
针对布设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5个不同迎风坡坡度的障碍物模型,采用超声风速仪,在野外实测了障碍物前的气流速度场.气流水平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表明,障前气流场特征受障碍物迎风坡坡度控制.当迎风坡坡度小于60°时,障前气流以减速和...
关键词:回涡沙丘 平均速度 湍流强度 沙丘动力过程 超声风速仪 
巴丹吉林沙漠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区域差异被引量:84
《中国沙漠》2011年第6期1357-1364,共8页钱广强 董治宝 罗万银 张正偲 肖生春 赵爱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07);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博士项目共同资助
对巴丹吉林沙漠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沙丘、不同地貌部位的223个地表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表明,该沙漠的流动沙丘主要由细沙组成,其含量可达49.5%~66.1%;沙丘沙的平均粒径介于2.104~2.706Φ之间,粗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与世...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 沙丘 沉积物 粒度 区域差异 
人工模拟戈壁风沙流与风程效应观测被引量:1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第10期1505-1510,共6页张正偲 董治宝 赵爱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30533;41171010)资助
风程效应是研究土壤风蚀和风沙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影响土壤风蚀和风沙流的发生发展过程.对风程效应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风沙运动机制,为完善风沙物理和土壤风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中国科学院风沙综合观测...
关键词:风程效应 人工戈壁 风沙流 
低覆盖度固沙林的乔木分布格局与防风效果被引量:14
《生态学报》2011年第17期5000-5008,共9页杨文斌 董慧龙 卢琦 王晶莹 梁海荣 姜丽娜 赵爱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83,3066015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7BAC03A10,2007BAD46B07)
低覆盖度植被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过程逐步发育形成且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前人研究认为,植被覆盖度达到40%为固定沙地,40%—20%为半固定-半流动沙地。但在实践观察中发现:在低密度(或覆盖度)时,灌丛的水平分布格局...
关键词:低覆盖度 乔木固沙林 分布格局 防风效果 
输沙量与输沙势的关系被引量:30
《中国沙漠》2011年第4期824-827,共4页张正偲 董治宝 赵爱国 钱广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07)资助
区域风沙活动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不确定性,导致对输沙量进行长期测定比较困难。所以,输沙量通常是用来研究短期的风沙活动强度,对长期的风沙活动强度,一般是利用输沙势来衡量,使用这两种指标评价区域风沙活动强度,势必会产生一定的...
关键词:风沙活动 输沙量 输沙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