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昊

作品数:8被引量:8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晚二叠世硅质岩烃源岩大隆组海平面变化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沉积学报》《地质科学》《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石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重晶石沉积类型及成因评述——兼论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重晶石的富集机制被引量:21
《沉积学报》2016年第6期1044-1056,共13页周锡强 遇昊 黄泰誉 张力钰 张恭境 付勇 陈代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2089;4150211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81166)~~
重晶石沉积类型丰富,具有多种成因过程。通常,沉积型重晶石可分为生物、热液、成岩和冷泉重晶石四种类型。富钡与富硫酸盐的流体(海水、早成岩孔隙水或热液流体)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水柱、热液系统、沉积柱、沉积物—水界面附近)决定了重...
关键词:重晶石 古海洋 下寒武统 
海平面变化在湖南西部桑植地区栖霞组富有机碳沉积物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2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266-276,共11页韦恒叶 汪建国 遇昊 黄宝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839907);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NRE1213)
湖南西部桑植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地层旋回性明显,有机质也呈周期性变化.研究其有机质聚集堆积控制因素将有助于理解海平面变化在富有机碳沉积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选择其中一个旋回作为研究目的层段,通过黄铁矿形态以及地球化学参数有机...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 氧化还原条件 栖霞组 相对海平面变化 
湖南省西部桑植地区栖霞期相对海平面变化被引量:2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期43-49,共7页韦恒叶 遇昊 郭兵 汪建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39907);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DHBK201119);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RE1213)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南方发育的中二叠统地层最为完整,该台地浅海环境的碳酸盐岩地层对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重构尤为重要。湖南省西部桑植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地层旋回发育,是层序地层分析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的理想地层...
关键词:栖霞组 二叠系 海平面变化 地层旋回 刚瓦纳冰川 
鄂西地区上二叠乐平统大隆组硅质岩成因及有机质富集机理被引量:22
《岩石学报》2012年第3期1017-1027,共11页遇昊 陈代钊 韦恒叶 汪建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399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5CB4422101)联合资助
晚二叠世是古生代环境、生物演化的关键时期,发育广泛的富有机质沉积,并成为南方重要的烃源岩层位。为了解该时期的富有机质堆积机理,我们选择了鄂西台内盆地晚二叠世大隆组富有机质硅质岩(TOC平均值为5.8%,峰值为18%)作为研究对象。硅...
关键词:晚二叠世 硅质岩 有机质富集 海水缺氧 鄂西 
扬子地区古生代主要烃源岩有机质富集的环境动力学机制与差异被引量:28
《地质科学》2011年第1期5-26,共22页陈代钊 汪建国 严德天 韦恒叶 遇昊 王清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5CB422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39907)资助
在扬子地块古生界发育了3套区域性的优质烃源岩,即: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二叠系(中、上二叠统)。下寒武统烃源岩主要由硅质岩(留茶坡组)和上部的硅质泥岩、碳质泥岩(或石煤)(牛蹄塘组)组成。早寒武世在台—盆转换带(或台地边...
关键词:古生界烃源岩扬子地块 热液活动 海洋缺氧 原始生物产率有机质富集 
湘西地区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期碳酸盐-硅泥质沉积体系的截然转换:地层-沉积样式,形成机理及意义被引量:6
《地质科学》2011年第1期27-41,共15页汪建国 陈代钊 严德天 韦恒叶 遇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5CB422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39907)资助
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期是地球历史演化的重要阶段之一,不仅纪录了后生动物的产生、灭绝以及加速分异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海洋地球化学明显的变化、长期全球性海洋缺氧等。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一重要时期地球表层环境演变及动力机制,我们...
关键词: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期 碳酸盐岩 硅质岩 同生断层 热液活动 
鄂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下部烃源岩形成机理被引量:9
《地质科学》2011年第1期68-82,共15页韦恒叶 陈代钊 遇昊 汪建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5CB422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39907)资助
中二叠统栖霞组下部烃源岩广泛发育于扬子地台台内盆地和台地边缘。多种古环境参数V/(V+Ni)、V/Cr、Cu、Ni、Zn、Hf、Nb、自生U含量和烃类百分含量的研究表明,栖霞组烃源岩周期性变化的有机质埋藏量主要受控于海洋表层初级生产力,而生...
关键词:烃源岩 初级生产力 氧化还原条件 海平面变化 栖霞组 
二叠纪末期海洋缺氧:来自黄铁矿形态的证据被引量:9
《地质科学》2011年第1期83-91,共9页遇昊 陈代钊 韦恒叶 汪建国 常华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5CB422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39907)资助
晚二叠世是古生代环境和生物演化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的"冰室气候"时期,但其中仍然含有大量的富有机质沉积,并发育成为我国南方扬子板块重要的烃源岩层位。为恢复这一时期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我们对湖北恩施赵家坝剖面大隆组硅质岩和四...
关键词:草莓状黄铁矿 氧化还原 缺氧烃源岩 晚二叠世 扬子板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