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展川

作品数:42被引量:11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园林绿道景观园林意境植物造景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农业教育》《热带农业工程》《中国林业教育》《热带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不同行为能力老年人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海口世纪公园为例
《广东园林》2024年第2期28-34,共7页王欢欢 陈红旭 陈展川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21RC104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营造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提升养老水平的重要一环。以海口世纪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行为能力老年人需求的视角,构建了满意度、重要性2个评价因子集成的评价模型,分析海口世纪公园目...
关键词:主体行为能力 老年人 城市公共空间 空间需求 适老化设计 
基于引力模型的海南乡村康养旅游潜力分析
《中国城市林业》2024年第1期126-133,共8页李佳炜 陈懿 王欢欢 陈红旭 陈展川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721RC1046)。
将人居环境舒适度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变量,在分析海南岛气候环境特征的同时,基于旅游引力模型计算得到海南省154个椰级乡村旅游点发展康养旅游的潜力,为海南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海南乡村旅游点发展康养旅游的潜...
关键词:乡村康养旅游 旅游引力模型 人居环境舒适度 
基于AHP法的康养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评价与分析
《现代园艺》2023年第10期18-22,共5页陈晋东 陈展川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721RC1046)生态文明背景下海南旅游康养发展模式研究;横向课题(HD-KYH-2020121)海南康养休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海南大学林学院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各省市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康养社区应运而生。基于层次分析法,以健身活动空间、道路交通空间、休憩观赏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公共服务设施5个要素作为准则层,共18个评价指标因子作为指标层,构建...
关键词:康养社区 适老化 户外活动空间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康养旅游型乡村“三生空间”综合评价被引量:2
《现代园艺》2023年第8期23-26,共4页曾翔 陈展川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背景下海南旅游康养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721RC1046);横向课题“海南康养休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D-KYH-2020121);海南大学林学院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开展康养旅游活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层次分析法,以乡村的“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作为准则层,共20个评价指标因子作为指标层,构建康养旅游型乡村“三生空间”评价体系及评分标准。通过回收问卷及...
关键词:康养旅游 三生空间 评价体系 
绿色健康视角下海口湾滨水公园慢行绿道使用后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4
《园林》2022年第11期123-129,共7页徐明慧 王昊 陈展川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口城市边缘景观异质化对火山岩湿地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编号319QN16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委托课题"海南康养休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编号HD-KYH-2020121)。
滨水慢行绿道作为沟通城市水陆空间的绿色长廊,是城市居民进行绿色慢行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POE调查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从生态要素、设施要素、景观要素、公园管理要素4个层面下的19个评价指标,...
关键词:绿色健康 使用状况评价 层次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 滨水慢行绿道 
海口市万绿园游憩环境评价研究
《广东园林》2021年第3期66-70,共5页王玮 徐明慧 陈展川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19QN162);海南康养休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HD-KYH-2020121;海南大学林学院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
万绿园位于海口市中心城区交通枢纽与商业中心,是海口市目前最大的开放性公园。为达到“城市名片”的规划定位,借鉴游憩机会谱理论,建构了游憩环境评价体系。以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为一级体系,二级体系根据前人研究和现状确定...
关键词:城市公园 游憩环境 内容分析法 IPA法 万绿园 
慢行友好型滨水带状公园空间评价研究被引量:4
《广东园林》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钟伟鑫 徐明慧 陈展川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19QN162), 海南康养休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HD-KYH-2020121。
滨水带状公园中的慢行活动空间是促进居民健康的重要城市空间。基于层次分析法从慢行路径、慢行设施、慢行景观3个方面和16个评价指标构建慢行友好型滨水带状公园空间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权重结果表明慢行路径对于慢行友好型滨水带状公...
关键词:滨水带状公园 慢行友好 评价体系 
论山水文化在中国园林景观营造中的体现被引量:2
《广东园林》2020年第4期80-84,共5页贺雨涵 陈展川 
山水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古典艺术的许多方面,还从深层次渗透到了我国历代造园活动中。从中国山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入手,通过实例探讨分析山水文化在古代传统山水园和现代园林中的作用和体现,并展望中国...
关键词:山水文化 山水园 景观营造 
基于“言象意”思想的上海方塔园诗意空间营造研究被引量:1
《广东园林》2020年第3期88-92,共5页邓涛 侯则红 陈展川 
海南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的保护研究(HD-KYH-2018198);海南药用观赏植物资源挖掘及景观适用性研究(319QN162)。
探析"言象意"思想与园林意境营造之间的联系,总结出立意、取象与尽意的园林意境空间营造方法。以方塔园为例,分析其在立意、取象与尽意等方面的营造手法,证实基于"言象意"思想的营造手法在诗意空间营造中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从中得到对现...
关键词:“言象意”思想 诗意空间 方塔园 现代园林 
“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海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被引量:8
《中国林业教育》2020年第2期56-59,共4页张娟 肖亦敏 陈展川 侯则红 
海南大学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djy1807;2018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njg2018-15。
“植物造景”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定位狭窄、课程设置与其他课程衔接不紧密、教学组织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学改革建议。首先,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拓展“植物造景”的课程定位...
关键词:植物造景 植物景观设计 教学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