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崇斌

作品数:16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院士访谈录红宝石激光器沉浮办学方向晶体更多>>
发文领域:自然科学总论理学历史地理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文教资料》《中国科技史杂志》《东南文化》《教育史研究辑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之江的光学设计之路
《物理》2024年第3期202-208,共7页陈崇斌 
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王之江学术成长资料采集”(课题编号:CJGC2019-K-Z-SH01)资助项目。
王之江,因在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研制中的贡献非常突出而广为人知,然而他在中国应用光学学科建立中的卓越贡献却鲜有人知晓。实际上,中国第一本《光学设计理论基础》是由他在实践基础上编写的。关于王之江从事应用光学的经历及所做...
关键词:红宝石激光器 应用光学 光学设计 王之江 卓越贡献 
中国高能激光研究的早期探索——王之江院士访谈录被引量:1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1年第4期630-640,共11页陈崇斌(访谈整理) 
中国科协“王之江学术成长资料采集”(项目编号:CJGC2019-K-Z-SH01)。
1964年,上海光机所承担了高能激光系统的研制任务,时称"6403"工程,也叫100#任务,目标是利用激光进行反导。该工程自1964年启动,到1976年终止,前后历时13年。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提高输出能量、改善激光亮度等方式对激光的破坏机...
关键词:“6403”工程 高能激光 激光反导 
“中国牌”晶体的发现及其启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4期11-19,共9页陈崇斌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领域放弃跟踪国外已有研究的做法,依据原创科学理论——阴离子基团理论开展自主探索,先后发现了BBO、LBO、KBBF等系列硼酸盐优质非线性光学晶体,其中BBO、LBO两种晶体在20世纪90年代被国际...
关键词:“中国牌”晶体 阴离子基团 BBO LBO KBBF 
南迁后,谁主沉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归口、体制与办学方向的变迁被引量:2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7年第3期227-237,263,共12页丁兆君 陈崇斌 丁毅信 
197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校合肥后,一度改为由安徽省与第三机械工业部双重领导,由此带来学校如何坚持原来办学方向的问题,实践中遇到的师资、房屋、实验设备、科研经费等方面的困难,也造成人心不稳,学校有垮掉的可能。科大人通过多方努...
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领导体制 办学方向 
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学术谱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7年第1期78-88,共11页陈崇斌 
中国科协调研项目:当代中国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研究(编号:2010ZCYJ05)
20世纪50年代,在王大珩、龚祖同等老一辈光学家的带领下,长春光机所里成长出了一批杰出的应用光学人才。随着该研究所的分建、援建,这批人才迅速成长为系列重大光学工程研究的领军人物,带动了应用光学学术队伍的发展壮大。这个群体的成...
关键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 学术谱系 
“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研制谢家麟院士访谈录被引量:1
《科学文化评论》2016年第3期110-118,共9页陈崇斌 谢家麟 
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BFEL)是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谢家麟院士的主持下建成的中国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该装置于1993年实现了稳定出光,是亚洲地区首个实现饱和受激振荡输出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2007年笔者访谈中,谢家麟院士...
关键词:院士访谈录 激光装置 自由电子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2007年 亚洲地区 国内外 
基于多元复合实践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初探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6年第12期105-107,共3页陈崇斌 朱钢国 邬凌羽 
卓越教师培养是当下高校实施的四大人才培养创新工程之一。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从2013年开始进行卓越教师培养的试点工作,采取3+3(X)+1的多元复合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强化学生在中学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锻炼,在提高...
关键词:多元复合实践 卓越教师 培养模式 
中国激光科学发展的促进因素研究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5期56-60,101,共6页陈崇斌 
1961年,长春光机所的研究人员依靠50年代打下的应用光学基础在中国独立开创了激光科学。在随后的发展中,中国激光科学借助60初期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迅速起步并在60年代中期形成了全国统一的研究格局,依靠其潜在的军事应用前景得到了国...
关键词:中国 激光科学 历史背景 
在科学春天留下的遗憾——中国的激光冷却原子研究被引量:1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年第3期322-330,共9页陈崇斌 孙洪庆 
中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激光冷却原子的相关研究,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实验设备,这项研究被耽搁了十几年的时间。文章简述了中国激光冷却原子研究的发展历史,并对其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激光冷却原子 历史 中国 
“中国牌”晶体的探索历程——陈创天院士访谈录被引量:2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第1期83-94,共12页陈崇斌 
BBO、LBO、KBBF是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优质非线性光学晶体,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中国牌"晶体。作为这项研究的主要领导者,陈创天院士回顾了指导这项研究的基本理论——阴离子基团理论的提出以及BBO等优质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现过程。
关键词:中国 非线性光学晶体 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