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作品数:41被引量:55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围岩控制SAR影像煤柱围岩沿空掘巷更多>>
发文领域: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教学刊》《建筑与装饰》《大学(思政教研)》《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五步渐进式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年第7期17-20,共4页于洋 梁化强 董青 张连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90426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编号:C-b/2020/01/21);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9-R-67228);202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一流本科课程视域下基于师生共同体构建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23JSJG395)。
通过地下工程施工课程在线教学实践,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基于内外双循环的在线教学模式,创建五步渐进式在线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相较于线下教学,在线教学期间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目标达成度更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关键词:在线教学 内外双循环 教学模式 渐进式教学 
思政元素隐性融入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地下工程施工”为例
《大学(思政教研)》2023年第9期116-119,共4页于洋 梁化强 夏红春 
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课题编号:YGJ-SZ-211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C-b/2020/01/21)。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面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全产业链,培养兼具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未来工程师,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以“地下工程施工”课程为例,在分析本专...
关键词:课程思政 地下工程施工 教学模式 
水力预裂硬顶沿空掘巷防控体系与工程应用被引量:1
《煤炭技术》2023年第5期7-12,共6页宗德媛 于洋 潘雨欣 王祥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4269);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KJA560001)。
针对坚硬顶板条件下沿空巷道回采期间出现的巷道大变形问题,以某矿18506工作面副巷为工程背景,结合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了沿空巷道护巷煤柱力学模型,分析了煤柱内部不同区域受力情况,求解了合理的护巷煤柱宽度约为10.4 m;采用数值模拟软...
关键词:坚硬顶板 切顶卸压 小煤柱 沿空掘巷 防控体系 
融合移动学习平台的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高教学刊》2022年第31期62-66,共5页于洋 张连英 梁化强 朱炯 宗德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厚煤层坚硬顶板破断动载特征及弱化控制研究”(5190426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2019SJA0994);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C-b/2020/01/21);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2019-R-67228)。
为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地下工程施工课程为例,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有线上支持的线下课堂混合式三阶段教学模式,深度挖掘学习通软件的功能,开发“地下工程施工课堂”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移动学习 混合式教学 地下工程 目标达成度 微信 
融合信息技术的工程地质课程混合式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被引量:1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年第19期61-64,共4页于洋 梁化强 臧秀平 张连英 董青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2019SJA0994);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C-b/2020/01/21);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2019-R-67228)
该文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背景,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深度融合移动学习平台的工程地质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分别在教学团队组建、课程建设和教学等方面持续创新与改革,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
关键词:信息技术 工程地质 教学团队 混合式 课程改革 目标达成度 
构造应力影响下软岩硐室底鼓机理及控制研究被引量:6
《煤炭技术》2022年第10期5-9,共5页桑培淼 孙小岩 于洋 陈定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4269);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KJA560001)。
针对桑北煤矿采区水泵房强烈底鼓难题,通过现场调研、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总结了水泵房底鼓特征,揭示了底鼓诱发机理,确定了底鼓控制的基本原则,以锚注支护为核心,提出了“浅层开挖+分层疏水+底板锚注+浇筑回填”的底鼓控制技术,...
关键词:构造应力 硐室 诱发机理 底鼓治理 注浆锚索 
新型高流动性注浆材料抗冻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新型工业化》2021年第12期17-19,22,共4页毕晓茜 孟咸明 于洋 张志军 吕芳礼 王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904269);全国建筑材料行业科技创新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Z2018J08)。
新型注浆材料,有高流动性、黏度低、凝结时间可控、固结无收缩、绿色环保等特点。目前较广泛地应用于地下空间工程、抢险工程等,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其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控制新型高流动度注浆材料的水胶比,研究水胶比对...
关键词:水胶比 引气剂 注浆材料 抗冻性能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智能地下物流系统设计被引量:2
《隧道建设(中英文)》2021年第S01期308-315,共8页陈定超 于洋 梁燕翔 赵祥岍 王襄禹 韩雨珩 卢建飞 陈成 朱思宇 潘雨欣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KJA560001);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CX2021267,20180701104);徐州工程学院创新创业项目(2020014,2020029)
为解决当前城市物流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不良影响,提出将物流系统从地面转移至地下,建立一种新型物流系统——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智能地下物流系统,以解决当前城市物流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为建立全面、系统化的新型地...
关键词:地下空间 智能化 地下物流 大数据 设计理念 
冻融循环后陶粒混凝土砌块在典型加载方式下的变形和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2021年第1期103-106,共4页毕晓茜 于洋 李雁 张志军 吕芳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4269);全国建筑材料行业科技创新计划重点项目(Z2018J08)。
经冻融循环试验后,控制不同的加载方式,分别进行普通单轴加载试验和慢速单轴加载试验。结果表明,经冻融循环后慢速单轴加载方式使得污泥陶粒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降幅更大;慢速加载的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常规加载则为劈裂破坏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冻融循环 陶粒混凝土砌块 力学性能 加载方式 
双翼采动大巷群围岩灾变机理与修复加固体系研究被引量:22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20年第6期1133-1141,共9页于洋 柏建彪 张树娟 郭永红 张连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4269,51974269);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科研项目(BRA2019236);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
棋盘井煤矿大巷群受到邻近巷道和双翼工作面多次采动应力扰动影响,围岩应力环境恶劣,变形破坏严重,直接威胁矿井安全生产。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和工业性试验等手段,总结了双翼采动条件下大巷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
关键词:应力扰动 大巷群 灾变机理 注浆加固 内外圈加固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