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传文

作品数:76被引量:10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泰戈尔东方文化诗学佛教佛陀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美与时代(美学)(下)》《求索》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泰戈尔科学观及其跨文明对话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48-58,共11页侯传文 林继康 
从科学态度的角度看,泰戈尔由崇尚科学转向反科学、访华期间发表反科学言论有两个触发因素。一是将科学与西方物质文明相联系,在西方物质文明与东方精神文明二分的基础上提倡后者反对前者,其文明划分和视科学为西学都有偏颇。二是将科...
关键词:泰戈尔 科学观 跨文明对话 
《舞论》与《诗学》之“摹仿说”比较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9期19-24,共6页张梦爽 侯传文 
亚里士多德《诗学》与婆罗多《舞论》都重视戏剧创作与表演中的“摹仿”,但《诗学》主要摹仿现实人生,《舞论》则摹仿“三界”与“情味”。从词源学上,希腊词mimesis与梵语词anukarana不同,在词源学基础上两种摹仿理论的内涵可分别归结...
关键词:摹仿 亚里士多德 婆罗多 舞论 诗学 
悲悯味与慈悲观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年第1期179-191,共13页侯传文 李文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印度古代文艺理论史”(21&ZD275)的阶段性成果
古代印度文艺理论的悲悯味与古希腊文论的悲剧性有一定相通之处,但也具有深刻的差异和本质上的不同。悲悯味具有深厚的印度文化底蕴,与佛教的慈悲观不仅词源一致,而且内容高度统一,其引发情由都是众生的痛苦和不幸,其心理基础都是怜悯...
关键词:悲悯味 慈悲观 悲剧 
佛传与史诗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49-60,共12页侯传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印度佛传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2018VJX033)的阶段性成果。
佛传与史诗是印度文学史上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属于不同的文类范畴,但二者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佛传文学的形成时期,印度两大史诗已经广泛流传,对正在形成过程中的佛传产生了较大影响,形成比较明显的互文性。公元2—3世纪产生的《...
关键词:佛传文学 史诗 史诗型佛传 大诗 
从印度诗学到比较诗学——黄宝生印度学成就之一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30-36,共7页侯传文 高妤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印度学研究”(16AZD045)的阶段性成果。
黄宝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印度学家,从印度古典诗学研究与翻译到比较诗学研究,他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专著《印度古典诗学》系统地概述了印度古典诗学的源流、体系、重要著作和流派等,对一些术语概念进行了详解和评点,填补了我国印度诗学...
关键词:黄宝生 印度学 印度诗学 比较诗学 
从佛陀传记看佛教身体思想被引量:3
《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2期159-167,共9页侯传文 李文博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印度佛传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编号:2018VJX033)的阶段性成果。
佛陀传记关于释迦牟尼出生、出家、修道和成佛的记述中都有丰富的身体叙事,多方面表现了佛教身体思想。佛陀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到沉溺五欲的感官享乐和折磨身体的苦行两种极端的危害,从而提出中道成佛思想,形成不落边见取其中道的...
关键词:佛陀传记 身体叙事 中道成佛 身体现象学 
文化身份与伦理表达——《罗摩衍那》中的罗刹王罗波那形象研究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96-106,共11页侯传文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印度佛传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2018VJX033)。
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通过罗摩与罗波那的斗争表现了印度雅利安文明与非雅利安文明之间的矛盾。罗波那领导的罗刹族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印度土著的代表,由征服者雅利安人书写的史诗《罗摩衍那》,对被征服者进行了对立设定,对罗刹王罗...
关键词:《罗摩衍那》 罗波那 对立设定 文化身份 伦理表达 
佛魔斗争在佛陀传记中的演变被引量:1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31-45,共15页侯传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印度佛传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2018VJX033)的阶段性成果。
佛魔斗争在佛传中主要体现为菩萨降魔,其核心故事随着佛传的发展不断演变。一是菩萨从被动应对发展为主动出击,其中菩萨被动御魔属于人魔之战,而菩萨主动降魔属于神魔之争。这样的由被动到主动的转换一方面反映了佛教由小乘向大乘的发展...
关键词:佛魔斗争 佛陀传记 降魔故事 
求道与信仰——佛传文学内在原动力探寻
《东方丛刊》2021年第1期60-72,共13页侯传文 
求道与信仰是佛传文学的两大原动力,分别在传主和作者身上得以体现。从传主方面看,释迦牟尼是一位求道者,他经过多方探求,悟道成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然后说法传教,引导众生悟入佛道。因此,塑造求道者形象,表现求道精神,是佛传文...
关键词:佛传文学 求道 信仰 信道 信佛 
佛教与东方文论话语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年第1期212-223,共12页侯传文 高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方文艺理论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项目编号:19ZDA289);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印度佛传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8VJX033)阶段性成果
作为东方重要文化体系的佛教,对东方文论话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印度文论寂静味的"寂静为乐",中国文论意境论的"作意取境""思与境偕",妙悟说和神韵论的"以禅喻诗""诗禅一致"等,是佛教影响东方文论话语的典型案例。日本第一部系统...
关键词:佛教 东方文论 文论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