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民

作品数:25被引量:11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抢劫罪刑法犯罪构成犯罪刑法评价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河北法学》《当代法学》《湖南社会科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犯罪之间的界限与区分问题探究
《学术论坛》2016年第2期64-69,共6页沈志民 
我国刑法理论在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上存在一定问题:或者机械套用四要件且只做简单比较,得出的区分标准往往只是一般性的,丧失理论指导意义;或者否定此罪与彼罪区分的理论探讨,主张不必讨论犯罪之间的界限,只要正确解释犯罪的各个构成要件...
关键词:犯罪界限 犯罪区分 模糊地带 
论犯罪之间的界限与区分被引量:3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41-45,89,共6页沈志民 
中国法学会课题(CLS2013D18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3Y35)
我国刑法理论在讨论犯罪之间的界限与区分时存在一定问题,或仅从犯罪构成上做简单比较的一般性区分,或认为没有必要也不应当讨论犯罪之间界限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犯罪之间的界限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准确地划清犯罪之间的界限,就不可...
关键词:犯罪界限 犯罪区分 犯罪构成 
对盗窃在他人保管之下的本人财物行为的刑法评价被引量:4
《北方法学》2012年第2期38-43,共6页沈志民 
2009年广州市教育局课题"刑法占有理论及其适用"(项目编号09AC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盗窃在他人保管之下的本人财物行为如何定性,涉及财产罪保护法益范围、盗窃罪故意与非法占有目的内容以及《刑法》第91条第二款的理解等刑法理论问题。合法占有权并非一概都能对抗所有权,对盗窃在他人保管之下的本人财物行为,如果没...
关键词:财产犯罪 保护法益 所有权 占有 
对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被引量:6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第4期54-55,67,共3页沈志民 
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毕业生就业率低、到用人单位后磨合期时间长、传统教育模式难以适应司法考试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已成为法学教育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到法学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法学本科...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高校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再论财产罪保护法益被引量:6
《人民检察》2011年第15期61-63,共3页沈志民 
在刑法理论上,对所有权人采取盗窃、诈骗、抢夺等非法手段取回他人合法占有的本人财物是否构成财产犯罪观点不一。此类案件案情并不复杂,但背后涉及深层次理论问题。研究此类案件的价值有两点:一是从宏观层面上讲,法律人按照刑法理...
关键词:财产罪 保护法益 刑法理论 所有权人 非法手段 层次理论 宏观层面 刑法规范 
从封缄物占有归属看非法获取封缄物行为的定性被引量:9
《河北法学》2011年第7期120-125,共6页沈志民 
受托者非法占有封缄物行为应如何定性,对此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在受托者占有说、委托者占有说、区别说、修正的区别说等诸学说中,区别说具有合理性,即封缄物的整体归属受托者占有,而封缄物的内容物归属委托者占有。因此,行为人非法获取...
关键词:封缄物 占有归属 盗窃罪 侵占罪 
对我国刑法学中“犯罪构成”概念的反思被引量:5
《河北法学》2010年第7期73-78,共6页沈志民 
"犯罪构成"一词在我国刑法理论中虽然经常使用,但我国任何刑事法律中均无此规定。我国刑法理论一方面将其视为犯罪的成立条件,另一方面又使犯罪构成概念越位取代犯罪构成理论,使犯罪构成理论被架空,导致"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理论"经常...
关键词:刑法学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理论 
论刑法上的占有及其认定被引量:15
《当代法学》2010年第3期33-39,共7页沈志民 
占有在财产罪的认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刑法上的占有与民法占有概念除占有类型稍有差别外,两者没有不同。占有概念的核心是人对物事实上的控制与支配,但由于人们社会生活实际的需要,占有概念被扩张与限缩,并形成了观念占有概念,即推定占...
关键词:占有 刑法占有 民法占有 占有认定 
公民人身安全权的政府保障机制研究被引量:2
《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沈志民 葛自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制度保障"(05&zd043)的子项目"行政惠民"的阶段性成果
人身安全,是公民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无论国际人权组织还是各国立法均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利加以保护。对公民人身安全权的保护,是政府一项重要的责任。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公民人身安全面临诸多威胁与侵害现状的基础上,对政府...
关键词:人身安全权 政府保障责任 完善与建议 
对过度维权行为的刑法评价被引量:10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1期101-105,共5页沈志民 
过度维权行为是维权的一种方式,在一定条件下有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可能。因为,以向媒体曝光相威胁向他人索要财物,与单纯向新闻媒体投诉只是将问题曝光于社会的性质是不同的,已符合敲诈勒索罪手段的威胁性;高额索取他人财物,在不能证明其...
关键词:过度维权 敲诈勒索罪 刑法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