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波

作品数:21被引量:27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城镇化乡村新型城镇化乡村治理四川藏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民族研究》《铜陵学院学报》《人文杂志》《西北人口》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嵌入性治理被引量:19
《人文杂志》2020年第8期122-128,共7页丁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型市场体制研究”(18BSH05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优博培育项目)(2019YBZZ055)。
乡村振兴要求生态宜居,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态宜居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嵌入乡村社会的外部行为规范,与乡土性、流动性和个体化的乡村社会相结合,产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嵌入性治理困境,主要...
关键词:乡村振兴 生活垃圾分类 嵌入性治理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有效性——基于皖南四个村庄的实地调查被引量:83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53-61,共9页丁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型市场体制研究”(18BSH05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优博培育项目)(2019YBZZ055)。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具有内在关联性。当前,农村呈现出空心化、空巢化和老龄化等困境,农民难以被有效组织动员,农村共同体面临消解。本文基于皖南多个村庄的实地调研,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的演进逻辑,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的三种类型,即...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治理 村庄共同体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空间改造与农村现代化建设被引量:1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71-77,共7页丁波 李雪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型市场体制研究”(18BSH05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优博培育项目(2019YBZZ055)阶段性成果.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快速进行的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改变,部分地区出现空心化、空巢化和老龄化等困境,农村现代化建设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近年来,学界对农村社会发展变迁展开热议,主要...
关键词: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空间改造 农村现代化 
精准扶贫中贫困村治理网络结构及中心式治理被引量: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8,共8页丁波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G2017D17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博培育项目(2019YBZZ055)
我国精准扶贫正处于脱贫攻坚时期,精准扶贫的目标是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贫困退出标准,从而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摘帽。结合贫困村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关系,即村干部、驻村干部、贫困户...
关键词:精准扶贫 贫困村治理网络结构 结构位置 中心式治理 
新主体陌生人社区: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空间重构被引量:42
《广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56-62,共7页丁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型市场体制研究”(18BSH053)。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贫困户由原来分散居住的村落汇聚到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其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发生巨大转变,“新主体陌生人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结构特征。易地扶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 易地扶贫搬迁 新主体陌生人社区 空间重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空间变迁及乡村治理变革被引量:30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48-55,共8页丁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型市场体制研究”(18BSH053)阶段成果
乡村振兴强调乡村治理的"治理有效"。传统乡村治理具有简约治理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政权对乡村控制不断加强,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和农业税减免,乡村治理显现悬浮化特征。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加速,导致农村空间快...
关键词:乡村振兴 空间变迁 权力结构 联结关系 乡村治理 
驻村帮扶下村庄治理主体结构和行动逻辑——基于T县两村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61-68,共8页丁波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G2017D177)
精准扶贫要求精准帮扶,驻村帮扶有利于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结构-行动”理论框架下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作为贫困村不同治理主体,其利益诉求并不一致,各自遵循不同的行动逻辑。驻村干部“目标差异”的行动逻辑和村干部“工具理性”的行动...
关键词:精准扶贫 驻村帮扶 行动逻辑 合作型治理主体结构 冲突型治理主体结构 
乡村振兴背景下藏区城镇化动力结构的位序差异性——以四川省藏族G县为例被引量:4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年第3期102-107,共6页丁波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藏区城镇化动力结构研究”(AHSKYG2017D17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合理均衡的城镇化动力结构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间的功能互补。不同城镇化动力的组合会构成不同的城镇化动力结构。城镇化一般动力结构以经济动力和文化动力为主导,政治动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 城镇化动力 藏区城镇化动力结构 位序差异性 
支配与备选:贫困地区农村婚嫁市场的一个解释框架——基于安徽省L村的实地调查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17年第5期211-219,共9页丁波 李雪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倒城乡二元结构下微观社会基础重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JC84000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培育)项目<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JBGP038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贫困地区传统农村婚嫁发生显著变化,市场逐渐嵌入至农村婚嫁领域。人口性别比结构失衡、城乡流动的加速和妇女家庭地位的提升,促成了农村婚嫁市场的形成。农村婚嫁市场内部地位具有不平等性,支配与备选是其不平等市...
关键词:支配与备选 市场地位 农村婚嫁市场 彩礼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化动力结构研究——基于社会学结构理论视角
《铜陵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79-83,共5页丁波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藏区城镇化动力结构研究"(AHSKYG2017D177)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其发展受到各种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突出"人的城镇化",强调城镇化关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文化心理等,城镇化的发展需重视多元城镇化动力的推动作用。文...
关键词:社会学结构理论 城镇化动力 城镇化动力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