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定荣

作品数:101被引量:69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课程改革教学论学校课程教学中小学教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基础教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福建教育》《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业减负提质需准确定位作业的教学属性
《教育导刊》2025年第3期5-11,共7页胡定荣 余海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2年度重大项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话语体系研究”(编号:22JJD880027)。
作业减负提质需要从理论上说明作业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准确界定作业的教学性质与类型。以往研究揭示了作业的心理、课程与社会属性,但对作业性质作了窄化和泛化的理解,尚未明确作业的教与学统一属性的特点。作业是在特定的学校、家...
关键词:作业 作业性质 减负提质教学属性 教学类型 
五十年来西方课程实施理论发展的话语变迁与启示
《全球教育展望》2025年第2期3-16,共14页邵容与 胡定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四五”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话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JJD880027)的研究成果。
在国际对话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课程实施理论话语体系,是当前凝聚改革共识、讲述中国改革实践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至今,西方课程实施理论话语历经政策执行、认知建构和公共参与三代变迁。其历史趋势表现为:对课程实施的本质认识从政...
关键词:课程实施 理论 话语 启示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主体的意蕴、生成途径与条件
《教师发展研究》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胡定荣 赵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重大项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话语体系研究”(22JJD880027)。
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需要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能动性。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主体是指在课程改革的层次系统中,在上级课程政策指引或条件支持下,教师个体或集体通过变革课程实践育人活动要素或体系,成为实现课程改革发展、学生发展和...
关键词:教师主体 教师主体性 课程改革 
全球化背景下课程改革的话语转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0期105-106,共2页胡定荣 
一、全球化背景下课程改革话语转向的价值目标导向第一,对话世界,形成课程改革的中国话语。尽管我国有丰富的课程改革实践,但缺乏基于中国课程改革实践的课程改革学术话语。我国强调课程的重要性,把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但我国缺乏...
关键词:立德树人 话语转向 课程改革 中国话语 学术话语 目标导向 课程教学 全球化背景下 
全球化背景下课程改革的话语转向被引量:1
《教育研究》2024年第7期82-91,共10页胡定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2年度重大项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话语体系研究”(编号:22JJD880027)的研究成果
国家课程改革如何处理全球化背景下多元话语冲突的矛盾,达成课程改革共识,事关课程改革深化发展。当前课程改革实践中呈现话语多元、杂糅、零散等特点,存在着缺乏共识、缺乏学理、缺乏体系等问题,需要加强话语分析与取舍。面向未来,中...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话语转向 话语特点 话语取向 全球化 
校本课程政策落地需要明确的三个基本问题
《教育家》2024年第1期7-7,共1页胡定荣 田艺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四五”重大项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话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JJD880027)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2001年我国正式确立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来,各地学校积极探索,形成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建设实践样态,积累了一定的课程育人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出现校本课程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针对相关问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
关键词:校本课程建设 义务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 三级课程 课程育人 实践样态 指导思想 政策落地 
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教育学文摘》2023年第4期109-110,共2页邵容与 胡定荣 
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对高素质国民生产力的要求,发挥课程在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我国在完善中小学课程三级管理体制的同时,突出了国家在课程事务中的主导或领导作用。国家主导课程事务并非中国特色现象或中央集权教育体制国家的...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 三级管理体制 高质量教育 教育体制 经济全球化 西方发达国家 核心作用 中央集权 
学生教材使用概念的反思与重建被引量:1
《课程.教材.教法》2023年第12期51-57,共7页胡定荣 邱霞燕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中小学教材研究”专项课题“中学统编教材教学使用现状与效果调查”(2020JYX013405ZB)。
教材育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学生正确认识与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材使用等同于学生教科书使用的观念对学生教材使用作了形式化、抽象化、神秘化、窄化、泛化和非教学化的理解。这导致教材使用不受学生重视,学生使用负担加重与学习质量下降...
关键词:学生教材使用 学生教科书使用 概念反思 概念重建 
循证教学如何能在学校落地?——《一项英格兰循证教学进展评估》报告的解读及其启示被引量:4
《全球教育展望》2023年第11期43-53,共11页曾文静 胡定荣 
英国教育部围绕循证教学在学校落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问题,对英格兰学校展开了为期两年的实证调查。调查有以下几点发现:一是循证教学在学校落地过程中面临着外部研究证据的价值认同、高质量证据的获取、证据的情境性应用三重困境;二是...
关键词:循证教学 实践困境 成功特征 影响因素 英格兰 
学生如何用好教材: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心理建设策略被引量:5
《中小学管理》2023年第11期45-48,共4页邱霞燕 胡定荣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中小学教材研究”专项课题“中学统编教材教学使用现状与效果调查”(课题编号:2020JYX013405ZB)的研究成果。
学生是教材使用的主体,教材要实现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考虑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主体的心理建设问题。当前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主体存在自主使用教材的主体动力、主体能力和主体效能缺失问题。基于自主学习理论,这些心理缺失问题源于学...
关键词:教材 学生教材使用 学生主体 心理建设 自主学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