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哲

作品数:30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岩彩岩彩画视觉语言课程绘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油画》《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中华书画家》《中国美术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克孜尔尕哈壁画摹写日记被引量:2
《美术研究》2022年第2期130-136,共7页胡明哲 
6月26日2021年在龟兹石窟历史遗存现场进行的《龟兹面壁》课程开课一周了,全体师生考察了柏孜克里克、克孜尔、库木吐喇、森木塞姆、克孜尔尕哈等石窟群。其实我已是第六次来龟兹考察,第三次来现场摹写了,但是依然激动不已,龟兹壁画“...
关键词:克孜尔 龟兹石窟 石窟群 龟兹壁画 历史遗存 道法自然 创造智慧 摹写 
胡明哲:卑微与宏大
《新美域》2020年第2期2-9,共8页胡明哲 本刊记者 褚晓洁(整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曾经过往;每一粒沙,也有它的前世今生。艺术家们运用岩彩,这个来自大自然的物质媒介,创造了绘画、影像、装置等多种形式,表达了一个即卑微又宏大的精神境界。20多年前,胡明哲曾是中国美术界人士所共知的传统工笔人...
关键词:东京艺术大学 胡明哲 传统工笔人物画 前世今生 岩彩 物质媒介 留学经历 精神境界 
胡明哲
《当代油画》2017年第5期48-53,共6页胡明哲 
自述:岩彩材质粗大,关系复杂,不可能一次成形,往往还会出现意外,因此需要画者具备很强的整体构成能力。这体现在创作过程中,就是要以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意外,要有随机应变地调整语言关系的能力,尤其是当面对不协调的因素时,能不能...
朝圣与面壁——2015龟兹石窟壁画摹写日记
《中国美术》2016年第2期72-79,共8页胡明哲 
原创的早期绘画像是人类绘画创作的"初心",龟兹壁画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之一,她象征着亚洲早期壁画的成熟。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是否还会怀念不同颜色从笔端划出时带给人类的愉悦!是否还会体会到先辈发现并采集龟兹当地矿物颜料时的兴奋...
关键词:龟兹壁画 古代壁画 石窟壁画 胡明哲 辨析能力 矿物颜料 克孜尔 岩彩画 佛教石窟 解读能力 
回归原点 重新发现——岩彩画专业课程的建设思路被引量:10
《美术》2016年第1期100-103,共4页胡明哲 
岩彩画是站在当代艺术语境中,采用国际以材质归纳绘画种类的分类方式,对于以天然岩石微粒进行绘画的语言方式的一种称谓。岩彩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当代具有多向延展的可能。它一方面是传承,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的语言逻辑;一...
关键词:岩彩画 专业课程 原点 回归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语境 分类方式 语言方式 
我的“微尘”世界观被引量:2
《中华书画家》2015年第3期90-95,共6页胡明哲 
今天,我们称之为"岩彩"的绘画媒介,既可以叫它"沙",也可以叫它"土"。如果再次还原,它就是构成地球的最基本的自然粒子。"微尘"一词不只来源于佛教,物理学界也有同样说法。地球表层的土被河流冲刷,逐渐变为沉积岩,沉入地下,由岩层到岩浆...
关键词:微尘 地球表层 物理学界 岩彩 中国美术馆 河流冲刷 胡明哲 装置作品 作品形式 天然土 
物是与人非——胡明哲访谈录被引量:1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2年第9期5-19,4,共16页胡明哲 依阳 李恺 
主持语:胡明哲说,我是微尘。即使是再小的物质,在时间的流程里并不因此而丧失自身的存在。但人的精神性呢?是否回归到物,与物合为一体才会获得永恒的存在?胡明哲发现了岩彩,发现物质的自然状态并强调其意义,同时也看到了人的局限,以及...
关键词:胡明哲 岩彩 微尘 石色 重彩画 采访地点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史 克孜尔 靳尚谊 
色彩的境界——胡明哲的“色彩配置”课程被引量:1
《中国美术》2011年第1期90-97,共8页胡明哲 
在艺术创作中,单纯是一种境界,轻松是一种境界,抽象是一种境界。在教学中,设计单纯的课题,以轻松的心态,玩味抽象的形式语言也是一种境界。"色彩配置"正是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胡明哲老师精心设计、力求让学生达到这一境界的课程。编...
关键词:色彩配置 胡明哲 课程 教学规范 中央美术学院 精心设计 艺术创作 形式语言 
视觉语言基础研究——形态繁衍课程
《中国中小学美术》2010年第6期26-29,共4页胡明哲 
课题三、由此及彼 方法,以一张生活照片为起点,将废旧画报的图形碎片任意拼贴,反复拆除旧图像的旧意义,不断重建新形态,新形式,以走出具象原型为目的。
关键词:基础研究 视觉语言 形态 课程 繁衍 
中国岩彩绘画——优秀作品介绍
《中国中小学美术》2010年第6期56-57,共2页胡明哲 
岩彩绘画是中国本土绘画由古典形志向现代形态演变脉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源于中国本土画家内在的变革需求碰上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媒材。其作用是巨大的——从“岩彩”这个有争议的名称,到运用这种“身份不明”的材质所形成的审美样态,...
关键词:中国 作品介绍 绘画 岩彩 传统观念 演变脉络 现代形态 思维框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