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兰

作品数:18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紫外分光光度法纳米中药联立方程新解法滴鼻液氯霉素含量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海峡药学》《中国药房》《东南国防医药》《现代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器官移植患者药学监护与实践的探讨被引量:2
《海峡药学》2006年第4期231-232,共2页丁川 陈元俊 卢玉兰 甘惠贞 
探讨器官移植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器官移植 药学监护 实践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的观察被引量:9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年第1期74-75,共2页陈元俊 丁川 周金生 卢玉兰 连劲龙 邬冥 郑月琼 
为建立苯扎溴铵消毒液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一种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进行了实际测定观察。结果,苯扎溴铵在波长262nm处有最大吸收峰值,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在208.23—1249.38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
关键词:苯扎溴铵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联立方程组测定肤炎霜中盐酸赛庚啶的含量被引量:2
《中国药房》2005年第20期1581-1582,共2页陈元俊 周金生 卢玉兰 丁川 连劲龙 
目的:建立肤炎霜中盐酸赛庚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本品不经分离提取,将其中多组分组成的辅料假定为与主药盐酸赛庚啶并存的另一组分,均分别于286、258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然后对所得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并联立方程组...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 肤炎霜 盐酸赛庚啶 联立方程组 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汞溴红原料的含量
《海峡药学》2005年第5期54-55,共2页丁川 陈元俊 周金生 卢玉兰 
目的建立汞溴红原料的紫外含量检测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水作参比,在最大吸收波长λ=512.5nm处直接测定吸收度.结果汞溴红在1.68~11.2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0.72%.结论此方法简...
关键词:汞溴红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联立方程新解法测定扑龙滴鼻液中2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
《中国药师》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陈元俊 周金生 卢玉兰 丁川 胡晓添 连劲龙 
目的:测定扑龙滴鼻液中醋酸泼尼松龙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方法:采用新Vierordt法,以二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242.5 nm和261.5 nm为测定波长,以无水乙醇作为空白,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扑龙滴鼻液中二组分的含量.结果:两组分的浓度与其吸收度...
关键词:联立方程新解法 泼尼松龙 醋酸 氯苯那敏 马来酸 
联立方程新解法测定复方强的松龙滴鼻液中两组分的含量被引量:2
《药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6期331-333,共3页陈元俊 周金生 卢玉兰 丁川 胡晓添 连劲龙 
目的:测定复方强的松龙滴鼻液中醋酸泼尼松龙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方法:采用新Vierordt法,以二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242.5nm和261.5nm为测定波长,以无水乙醇作为空白,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强的松龙滴鼻液中二组分的含量.结果:两组分回...
关键词:联立方程新解法 醋酸泼尼松龙 马来酸氯苯那敏 
联立方程测定氯霉素霜中氯霉素含量
《东南国防医药》2004年第2期98-99,共2页陈元俊 周金生 卢玉兰 翁开敏 胡晓添 连劲龙 
目的 建立氯霉素霜中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联立方程分光光度法 ,不经提取分离 ,将紫外相互干扰的主药氯霉素 (阳性 )与本制剂中的辅料 (阴性 )的最大吸收波长 2 5 8nm和 2 73nm为测定波长 ,直接测定。结果 氯霉素的计算方...
关键词:联立方程 含量测定 氯霉素霜 氯霉素 分光光度法 
联立方程测定氯霉素霜中氯霉素含量
《海峡药学》2004年第1期49-51,共3页陈元俊 周金生 卢玉兰 翁开敏 胡晓添 连劲龙 
目的  建立氯霉素霜中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联立方程分光光度法 ,不经提取分离 ,将紫外相互干扰的主药氯霉素 (阳性 )与本制剂中的辅料 (阴性 )的最大吸收波长 2 5 8nm和 2 73 nm为测定波长 ,直接测定。 结果  氯霉素的...
关键词:氯霉素霜 氯霉素 含量测定 联立方程分光光度法 皮肤科 
茵栀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海峡药学》2003年第4期8-9,共2页陈元俊 周金生 卢玉兰 翁开敏 黄骞 连劲龙 
目的 对茵栀合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建立质量控制标准。 方法  用水做溶媒对亲水性有效成分的合理提取 ,用紫外、薄层色谱等法对有效成分绿原酸 ,大黄蒽醌甙 ,栀子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本合剂相对密度达 1.0 1以上 ,有效成分的鉴别...
关键词:茵栀合剂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纳米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中国药房》2003年第7期440-441,共2页翁开敏 陈元俊 卢玉兰 
关键词:纳米技术 药物研究 应用 纳米控释靶向系统 基因载体 纳米中药 纳米机器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