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权

作品数:31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刘锡鸿晚清民主联盟外交政策郭嵩焘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国际关系》《历史档案》《学术研究》《历史教学问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山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离岸制衡与支点选择:美国拜登政府的对印政策被引量:1
《南亚研究》2022年第3期42-70,157,共30页张宇权 刘星君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8VHQ009)的阶段性成果。
拜登政府执政以来,其“印太战略”基本遵循离岸制衡的逻辑,根本目标是制衡所谓的“潜在霸权”中国,选择和鼓动印度作为“支点国家”承担责任以制衡中国的影响力,维持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主导地位。拜登政府对印政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优化...
关键词:拜登政府 离岸制衡 印太战略 印度 外交政策 
拜登政府的东南亚政策及其影响被引量:7
《现代国际关系》2021年第11期9-17,共9页张宇权 刘奕玮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8VHQ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此前因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受到迟滞。拜登政府上任后调整了美国对东南亚政策,一改之前的淡漠和轻视,多方面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互动,一边利用南海争端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一边增加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
关键词:美国 拜登政府 东南亚 外交政策 
杜特尔特政府对华政策调整及其影响被引量:15
《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12期47-52,共6页张宇权 洪晓文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课题"广东企业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课题编号:2016A10)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围绕南海问题,菲律宾与中国之间摩擦不断。2016年6月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后调整了对华政策,新政策表现出务实性、独立性以及大国平衡性三大特点。这一政策调整是在菲律宾政府对华外交陷入僵局、国内南部恐怖组织与分离组织...
关键词:菲律宾 杜特尔特政府 美菲同盟 中菲关系 南海争端 
越裔美国人的民族主义与南海局势被引量:2
《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6期61-66,共6页肖昶芊 张宇权 
2011年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研究院项目"美国介入南中国海争端的可能性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65000-3161103)
越裔美国人对所在国美国、母国越南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更是在民族主义的作用下,对越美两国关系,尤其是日益突出的南海问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南海争端增添了复杂因素。本文对越裔美国人民族主义在南海问题中的兴起、影响及原因...
关键词:越裔美国人 民族主义 南海问题 中越关系 
干涉主义视角下的美国南海政策逻辑及中国的应对策略被引量:13
《国际安全研究》2014年第5期81-102,158,共22页张宇权 
2011年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研究院项目<美国介入南中国海争端的可能性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65000-3161103)的研究成果
准确地分析美国的南海政策逻辑对于中国解决南海主权争端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对南海争端的介入是由于其在南海地区的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美国在南海争端上的干涉主义立场也从"多边协...
关键词:南海争端 美国利益 干涉主义 中国南海主权 
东亚共同体构建路径中的文化因素——从新功能主义到建构主义被引量: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51-159,共9页张宇权 
2009年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东亚共同体建构的路径选择与机制建设";2010年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美国家形象比较研究--以文化主义和建构主义为视角"(教外司留[2010]609号);2011年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研究项目"美国介入南中国海争端的可能性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
近年来,随着东亚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东亚共同体建设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文化在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上对共同体构建都有深远影响,东亚共同体研究有必要引入文化视角。东亚共同体建设因为过于依赖新功能主义路径,长期以来难以取得...
关键词:东亚共同体 文化 建构主义 新功能主义 
美国国会干涉西藏事务的趋势分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66-70,共5页谢风云 张宇权 
本文对当前美国国会关注西藏问题的焦点、美国国会干涉西藏事务的手段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下届美国国会干涉西藏事务的走向进行判断,认为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所谓"理想主义"的感召和现实利益的驱动下,美国国会开始积极干涉西藏...
关键词:美国国会 西藏问题 达赖集团 
论晚清传统士大夫刘锡鸿反对西方侵略的军事主张
《历史档案》2011年第4期73-79,共7页张宇权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千古未有之变局,除少数先进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外,清朝大多数士大夫仍未能对西方有正确的认识。刘锡鸿就是一位代表性人物。刘锡鸿,原名锡仁,字云生,广东省番禺县人,道光二十八年(1948年)中...
关键词:西方侵略 刘锡鸿 士大夫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时期 主张 军事 传统 
论晚清传统士大夫对西方的认识及其外交主张——以刘锡鸿为例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123-129,共7页张宇权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西方思潮与中国传统治国思潮发生剧烈碰撞。在当时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除少数先进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外,包括清朝首任驻德公使刘锡鸿在内的大多数晚清士大夫仍未能对西方有正确...
关键词:晚清 西方 外交 刘锡鸿 士大夫 
关于“和谐世界”与“民主联盟”的比较研究——以东盟为例
《东南亚研究》2010年第5期34-39,共6页张宇权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世界’和‘民主联盟’的比较研究"(07CGJ001)
"和谐世界"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新中国外交思想的外交理念,"民主联盟"是一种宣扬美国价值观,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一种文化外交理念。"和谐世界"与"民主联盟"在东盟问题上展开的角逐,也代表着中美两国软权力的较量。本文通过...
关键词:和谐世界 民主联盟 东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