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诚信

作品数:101被引量:1730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个人信息民法典《民法典》法学数字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公共数据资产质押的理论澄清与规范构造被引量:1
《法学杂志》2024年第5期36-52,F0002,共18页彭诚信 龚思涵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个人数据交易的私法构造研究”(项目编号:23AFX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公共数据资产质押作为一种担保融资的新方式,其本质是权利质押,质权客体是对公共数据的加工使用权。出质人包括公共数据资产运营公司和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质权人则应限定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出质人以担保自身债务为限设立质权,质权...
关键词:公共数据资产 授权运营 权利质押 加工使用权 登记生效 强制管理 
我国死者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私法构造被引量:3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5-19,共15页彭诚信 李佳桐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个人数据交易的私法构造研究”(项目号23AFX014)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现有法律体系尚未就死者个人信息权保护制定系统性规则,由于死者个人信息的信息主体与权利主体不一致,因此需要从权利的主体、客体两方面剖析死者个人信息权利特征并依此分别加以规制。在客体方面,死者个人信息权人格利益部分易与...
关键词:死者个人信息权 权利主体 权利客体 权利保护 
数字法学:数字时代新法学建设的路径与探索
《民主与法制》2024年第13期44-47,共4页彭诚信 
数字技术和经济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和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
关键词:产业变革 数字化转型 世界科技革命 方式变革 国际竞争 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十九大 
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法学知识创造被引量:2
《开放时代》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彭诚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个人数据交易的私法构造研究”(项目编号:23AFX014)成果。
一、中国式现代化民法学知识的具体体现我国《民法典》在整合原《民法总则》《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单行法的基础上有诸多创新之处。此种创新不仅体现在编纂体例上,而且也体现在具体规则的构建方面。在...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民法典》 《民法总则》 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 具体规则 民法学 编纂体例 
领域法学视野下的数字法问题被引量:21
《政法论丛》2024年第1期3-14,共12页彭诚信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个人数据交易的私法构造研究”(项目编号:23AFX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字法律现象呈现出客体复合性、主体多样性及法律关系多元性特征,决定了传统研究范式转型升级成为数字法学的必然选择。领域法学作为调整交叉领域法现象的研究范式,与数字法问题相吻合。领域法学具体化、立体化以及复合化思维,可与部...
关键词:数字法学 领域法学 研究范式 交叉学科 
论个人信息权与传统人格权的实质性区分
《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23年第12期83-95,共13页彭诚信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资助。
个人信息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应能与隐私权等传统人格权相区分,目前司法裁判中出现的二者频繁重叠应予否定。个人信息权与传统人格权适用混乱的根源是,学界误认为二者的并存可通过权利竞合予以解决,忽视了数字社会是适用个人信...
关键词:个人信息权 人格权 算法识别 自然识别 
重解个人信息的本质特征:算法识别性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4期148-149,共2页彭诚信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颁布,个人信息权已成为我国实证法上的一项权利。尽管对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尤其是如何理解其财产属性尚存在分歧,但个人信息权作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已基本形成...
关键词:个人信息权 具体人格权 权利属性 民法典 财产属性 个人信息保护法 实证法 本质特征 
论个人信息权与传统人格权的实质性区分被引量:12
《法学家》2023年第4期146-159,195-196,共16页彭诚信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资助
个人信息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应能与隐私权等传统人格权相区分,目前司法裁判中出现的二者频繁重叠应予否定。个人信息权与传统人格权适用混乱的根源是,学界误认为二者的并存可通过权利竞合予以解决,忽视了数字社会是适用个人信...
关键词:个人信息权 人格权 算法识别 自然识别 
个人信息权益侵权损害赔偿应然范围探讨:基于数字社会的场景被引量:6
《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166-177,共12页彭诚信 许素敏 
个人信息权益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应与数字社会相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9条规定的个人信息权益侵权损害赔偿范围应包括精神损害,且个人信息权益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应适度淡化“严重精神损害”的程度要件,降低证明...
关键词:个人信息权益侵权 个人信息财产利益损失 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 损害预防费用 
自行公开个人信息利用规则的合理范围研究被引量:4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13-125,共13页彭诚信 王冉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18ZDA145)。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7条规定了自行公开个人信息豁免同意的使用规则,但该规定的合法性基础、“自行公开”的判断标准与“合理范围”的边界需要进一步厘清。现行规定忽略了公开场景的复杂客观规律,对已自行公开个人信息的主体权益限制...
关键词:自行公开 个人信息 权利属性 拒绝权 利益平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