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甄

作品数:52被引量:34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解震前地震地震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震地质》《地震学报》《防灾科技学院学报》《地震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前后三峡库区地震活动变化被引量:3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57-67,共11页李莹甄 姚运生 秦维秉 贾建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2174177);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研课题(07992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2110201017)。
采用地震活动性方法,在巴颜喀拉块体与三峡地区地震活动相关性分析基础上,重点研究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前后三峡库首区地震活动的变化,探讨远场强震对三峡大坝的影响。研究认为,三峡地区地震活动一定程度受巴颜喀拉块体向东滑移与华南...
关键词:芦山7.0级地震 三峡库区 巴颜喀拉块体 地震活动 大震远场效应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地表破裂端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地震工程学报》2021年第6期1288-1293,1302,共7页殷娜 李莹甄 纪同娟 余中元 万飞 王艳萍 贾建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Y20180204,ZY20215110);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2019QZKK0901);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项目(FZ202207)。
地震地表破裂端部的几何结构与运动学特征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断裂的破裂传播与终止过程。夏垫断裂是华北平原区最为重要的隐伏强震构造之一,于1679年发生了三河—平谷M8历史大地震,但其同震地表破裂长度及端部变形特征仍存争议。基于前...
关键词:夏垫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地震地表破裂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 同震位移 
九寨沟M7.0地震多个震源机制中心解的确定被引量:3
《四川地震》2020年第1期6-9,47,共5页马付红 李莹甄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M7.0地震,对该区域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地震发生后,多家地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资料和方法产出了该地震震源机制解。本研究通过收集他们使用的不同资...
关键词:九寨沟地震 震源机制解 中心解 
全球定位系统数据所显示的华北平原现今形变被引量:2
《世界地震译丛》2020年第1期75-85,共11页Y.G.Zhang W.J.Zheng Y.J.Wang D.L.Zhang Y.T.Tian M.Wang Z.Q.Zhang P.Z.Zhang 李莹甄(译) 颜梓幸(译) 赵爱华(校) 
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Y2017B01);防灾科技学院精品课项目(JPJS2018006)联合资助;河北省教改项目(2017GJJG257)
华北平原是一个地震危险性很高的地区,但先前的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显示,华北平原现今几乎没有地壳形变。利用中国东部三个块体的最新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发现华北平原的地震间形变发生在一个近东西向、宽约1100km的左旋剪切带内。地震间的...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 华北平原 地壳形变 显示 地震危险性 逆时针旋转 非刚性 中国东部 
嫩江断裂带北段的第四纪活动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1
《震灾防御技术》2019年第1期164-173,共10页殷娜 余中元 周兆军 王鹤 李莹甄 赵斌 
河北省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16GJJG246);防灾科技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JY2016B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Y20180204)联合资助
嫩江断裂带是松辽盆地的西边界断裂,但受第四系强覆盖等研究条件的限制,前人对该断裂第四纪构造活动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该断裂带北段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并综合大地电磁测深和纵波速度结构等结果,初步研究了嫩江断裂带北段的第四纪活...
关键词:嫩江断裂带北段 晚更新世 活动特征 
防灾减灾类特色课程建设初探——以“地震预测基础”课程为例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5期60-61,共2页李莹甄 沈军 殷娜 贾建鹏 
防灾科技学院第10批重点建设课程"地震预测基础"项目和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Y2017B01);防灾科技学院精品建设课程基金项目(JPJS2018006);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GJJG257)
本文以"地震预测基础"课程为例,探讨防灾减灾类特色课程建设。通过对课程的社会需求调研,以需求为导向,把握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对课程特点的分析,确立教学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搭建地震预测的知识体系。依托地震预测实验室,构建产学研一...
关键词:防灾减灾 地震预测 课程建设 
2013年8月31日香格里拉M_S5.9地震震后趋势判定被引量:3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45-51,共7页杨义煊 李莹甄 
甘肃省地震局地震科技发展基金(KY1803051)
根据2013年8月31日香格里拉M_S5.9地震活动特征,以及1987年以来M_S5以上地震分布活动特征,依据全国应力分布、川滇地区应力分布、云南地区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性等,结合震源机制解资料,对云南地区应力场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川滇地区...
关键词:地震预测 危险区 德钦-中甸断裂带 地震活动性 震源机制解 
防灾减灾类教学实验室建设初探——以“地震预测实验室”建设为例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8年第8期123-124,共2页李莹甄 沈军 
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Y2017B01);防灾科技学院第10批重点建设课程项目;防灾科技学院精品建设课程基金项目JPJS2018006;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GJJG257
防灾科技学院"地震预测实验室"是由教育部和财政部"中央高校修购基金项目"联合资助,于2015年建成使用的具有防灾减灾特色的教学实验室。实验室集"产、学、研、用"为一体,开设"地震预测基础"理论与实习实践课程;提供地震科研数据和专业...
关键词:防灾减灾 地震预测 产学研实践教学 实验室建设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西段及中西段b值时空扫描被引量:4
《震灾防御技术》2018年第1期138-148,共11页段美芳 陆丽娜 李莹甄 李宝君 杨明 贾建鹏 
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Y2016A01)资助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作为华北平原地区重要的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是我国地震监测预测重点区域之一。本文选取该断裂带西段及中西段1970—2016年的地震目录,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时间扫描,分析显示研究区b值为0.28—1.52,其随时间变化...
关键词:B值 张渤断裂带西段及中西段 地震危险性 
华北盆地可能存在的一个地震空区及其高地震危险性被引量:1
《世界地震译丛》2018年第1期28-34,共7页A.Yin X.J.Yu Z.-K.Shen J.Liu-Zeng 殷娜(译) 李莹甄(译) 朱玉萍(校) 
防灾科技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JY2016B03)资助
通过综合华北盆地历史地震记载和古地震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沿着"唐山—河间—磁县"这条北东向的右旋走滑断裂带可能存在一个平静期超过8 400年、长约160km的地震空区。该地震空区中心位于拥有1 100万人口的天津市,距拥有2 200万人口的...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 地震空区 华北盆地 地震复发周期 走滑断裂带 研究成果 历史地震 事件触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