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瑜

作品数:35被引量:13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反义RNA技术反义RNA抗生素抑制剂筛选代谢产物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工业微生物》《微生物学杂志》《现代食品科技》《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点突变与耐药性及生物膜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3年第6期678-685,共8页李振 杨萍 殷瑜 陈代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872775)。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上3个基因ptk^(D569N),shlB^(R403H)及iclR^(Y49H)分别与基因pmrA^(I13M)双位点突变,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在突变菌株AT196011的基础上,通过同源重组,构建3株双突变菌株AT196012、...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基因点突变 耐药性 生物膜 多黏菌素 
依替米星对斑马鱼细菌感染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3年第5期547-553,共7页张蕊 张明芳 陈代杰 经莉莉 殷瑜 
目的中性粒细胞作为机体对抗细菌感染时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发挥了重要的防御功能。本文探索依替米星在治疗斑马鱼感染过程中,对中性粒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斑马鱼胚胎心包腔内注射方法,考察不同细菌负载量对斑马鱼生存率的影响...
关键词:依替米星 斑马鱼 感染 中性粒细胞 增殖 趋化 脱颗粒 
基于万古霉素荧光探针的原位标记及应用被引量:1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2年第8期760-765,共6页黄亚妮 陈代杰 殷瑜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不断地有新型耐药菌出现,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研究方法成为新型抗生素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万古霉素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细菌感染的诊断、万古霉素药效研究和药物机制研...
关键词:万古霉素荧光探针 细菌感染检测 药效学 药物作用机制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复苏被引量:8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年第12期1084-1089,共6页李振 殷瑜 陈代杰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一类新型的抗生素。1948年第一个四环素类抗生素金霉素被应用于临床,随着这类抗生素在临床和非临床上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以及其他新型抗生素的诞生,四环素类抗生素...
关键词:替加环素 Eravacycline Sarecycline Omadacycline 复苏 作用特性 临床研究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4 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肾毒性比较被引量:4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1年第7期934-939,共6页邵微豪 韩雨婕 殷瑜 陈代杰 经莉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31900099);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6PJ1405500)。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肾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研究使用斑马鱼模型评价地贝卡星及其衍生物阿贝卡星、庆大霉素C_(1a)及其衍生物依替米星的胚胎毒性和耳肾毒性。结果表明,4种药物的胚胎致死性大小依次为:阿贝卡星>依替米星>庆大霉素C_(...
关键词:胚胎毒性 耳毒性 肾毒性 斑马鱼模型 地贝卡星 阿贝卡星 庆大霉素C_(1a) 依替米星 
富硒长双歧杆菌DD98对X射线所致放射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现代食品科技》2021年第6期10-19,共10页陆春怡 高斐 朱慧 钱志祥 杨萍 李振 毛文伟 殷瑜 陈代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2775);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7XD1423200)。
本研究旨在讨论富硒长双歧杆菌DD98(Selenium-enriched Bifidobacterium longum DD98,Se-DD98)对X射线所致发射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雄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Se-DD98高剂量组、Se-DD98低剂量、DD9...
关键词:X射线 肝损伤 氧化应激 抗氧化 炎症 富硒长双歧杆菌DD98 
双歧杆菌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被引量:10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年第1期104-111,115,共9页张旭东 庄伟清 陈代杰 殷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004)。
消化系统疾病指的是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的消化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具有病因繁杂、病种多样和发病率高等特征,而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方法存在安全性较低和副作用大等缺陷,因此采用高效安全的措施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
关键词:双歧杆菌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 预防机制 
万古糖胺对万古霉素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吞噬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新药杂志》2020年第9期1040-1044,共5页陈志红 魏维 陈代杰 殷瑜 
目的:探究万古糖胺对万古霉素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 7吞噬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用一定浓度的万古霉素和L-万古糖胺万古霉素LYWW01处理巨噬细胞后,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孵育,通过稀释涂布平板计数...
关键词:万古霉素 万古糖胺 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机制 
1854年的伦敦霍乱与传染病学之父——约翰·斯诺被引量:8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年第4期347-373,共27页卢明 陈代杰 殷瑜 
19世纪初至20世纪末,霍乱4次出现于英国,传播速度快,患者死亡率高。1854年,约翰·斯诺(John Snow)首次发现霍乱在人体内繁殖并通过受污染的水传播。在其霍乱研究进程中,他将霍乱病例放置在地理网格上以及根据家庭供水来源比较霍乱发病率...
关键词:霍乱 约翰·斯诺 霍乱传播模式 传染病学 生态循环 霍乱弧菌 致病机制 
鼠疫防治进程中的重大科学发现被引量:3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年第4期394-402,I0004,共10页殷瑜 陈代杰 
鼠疫是在历史进程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种“瘟疫”,它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啮齿类动物是病原菌的天然宿主,鼠蚤是传播媒介。本文从3次鼠疫大流行、鼠疫致病元凶的发现和进化、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鼠疫的诊断和...
关键词:鼠疫:鼠疫耶尔森菌 传播途径 致病机制 诊断 防治 科学发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