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玮

作品数:22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梅洛-庞蒂文学美学论文学二元对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社会科学》《唐山学院学报》《文艺理论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话语的触感:后人类纪文艺理论的可能性——第二届“西方前沿文论阐释与批判”高级研修班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224-226,共3页贾玮 
2023年7月9日至12日,由《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二届“西方前沿文论阐释与批判”高级研修班如期开班。研修班邀请了15位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作讲座,并从79所国内外高校的400余名教授、副教授、讲师...
关键词:文艺理论研究 高级研修班 博士研究生 重庆师范大学 国内外高校 人类纪 文论阐释 申请者 
艺术的触感:塞尚绘画的求真意志——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视阈中的塞尚绘画之真实
《当代美术家》2023年第5期48-53,共6页贾玮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话语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ZD28);202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理论话语创新的新文科式教学实践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12053)的阶段性成果。
梅洛-庞蒂的研究表明,作为对于视看行为的还原,保罗·塞尚的绘画展示出视看行为的触摸特性及其对于处世的肉身化,从而突破了透视法,尤其是线性透视对于视看-处世的抽象化处理,并且通过开启真与美关系追问及其重新分配,探明了艺术发生深...
关键词:塞尚 触感   
基于文学触感的物性显现——兼论文学对于“回到事物本身”的落实
《当代文坛》2022年第4期146-151,共6页贾玮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话语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ZD28;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文学理论学术史研究与文献整理”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ZDA262;202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理论话语创新的新文科式教学实践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2053。
能够“使得石头重新成为石头”的文学与“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原则在20世纪初的呼应,使得文学与物发生了密切的关联。海德格尔的诗论甚至敉平文学艺术与其他物的区别,开启了将文学艺术研究纳入物之研究的可能。通过类比于身体,梅洛-...
关键词:现象学文论 梅洛-庞蒂  触感 
文学文体与他人的显现--兼论梅洛-庞蒂对于文学介人论的深化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155-164,共10页贾玮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话语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ZD28];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文学理论学术史研究与文献整理”[项目编号:19ZDA262];202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理论话语创新的新文科式教学实践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12053]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双方人道主义争论的延续,萨特的“文学介入论”以“为了他人的自由”与海德格尔“诗论”对于“自我学”的维护,形成了尖锐的对立。但是以绝对自由为支点的“文学介入论”,最终还是将他人进行了同一化,因此未能真正走出唯我论,进而...
关键词:文体 文学介入论 梅洛-庞蒂 他人 
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下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被引量:3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7-11,共5页王恬 贾玮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722377,KJQN201802405)。
在文学审美活动过程中,创造者赋予文学文本发挥某种功能的潜能,而读者则实现这种功能,使文学文本获得真正的生命。以文学文本为对象,在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对文学文本审美的再创造,同时激发读者的再创造潜能。在此次研...
关键词:伊瑟尔 召唤结构 文学文本 审美潜能创造 
文学—艺术与正义生成的可能性——从罗尔斯的正义论出发
《美育学刊》2018年第4期37-43,共7页贾玮 
2016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类研究生课程改革研究"(yjg20163049);2014年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汉语文学’研究对于高层次文学教育的专业化促动";2016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学者玛莎·努斯鲍姆通过其著述所勾勒成型的"诗性正义"企划,明确了文学—艺术教育之于培养公民正义感的现实可能性与可行性,从而切实支持了罗尔斯作为平等的正义观念。但是,在文学艺术性场域,重新疏导罗尔斯正义论中的"无知之幕"及...
关键词:伦理转向 伦理批评 诗性正义 阅读理论 文学性场域 罗尔斯 
超克死亡:城市尚未充分开掘的潜能
《都市文化研究》2016年第1期255-267,共13页贾玮 
重庆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通过死亡教育提升大学生公民素质研究”;2014年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汉语文学’研究对于高层次文学教育的专业化促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过日益增多的医院与养老院等特定功能区域,城市使得现代人的死亡离开了自己的家中,这种城市化的规划使得死亡进一步越出了公众的视野。如此的发展模式,让城市看似只是掩盖了死亡,从而偏离了现代文明对于死亡不断祛魅的启蒙维度,但是...
关键词:死亡 城市 时间空间化 
由作品走向文本——兼论文学研究范式的嬗变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15年第5期91-97,共7页贾玮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梅洛-庞蒂现象学文论研究"(编号:14CZW002);2014年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汉语文学'研究对于高层次文学教育的专业化促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本是贯穿当代文艺理论的主题,也是启迪文学研究发生深层次转型的关键所在。依托于语言存在论,文本不但拓展了文学的疆域,而且意图彻底摧毁作品及其所暗示的作家中心论。这种颠覆性的创建,凸显出传统人本主义带给文学研究的局限,因此...
关键词:文学研究范式 文本 作品 作家中心论 嬗变 当代文艺理论 语言存在论 人本主义 
梅洛-庞蒂现象学文论的伦理责任——兼论文学语言对于个体生成的促动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2期163-170,共8页贾玮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梅洛-庞蒂现象学文论研究"[项目编号:14CZW002];2014年"中央专项配套资金青年人才培训与研究支持计划"项目"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人类关系诗学’研究"[项目编号:WXY201F013]的阶段性成果
梅洛-庞蒂对于胡塞尔语言现象学和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了改造,由此发展出了言语现象学,从而洞悉了言语与个体的主体间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表明文学性语言对于日常语言的偏离,不但对于个体的历史性生成而言有着积极的促动作用,而且...
关键词:梅洛-庞蒂 言语现象学 文学语言 个体生成 
“审美自由”与中国语境
《当代文坛》2014年第6期26-29,共4页贾玮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JC751036;重庆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身体美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XWB007
很多中国学人将审美自由理解为完全与现实绝缘的抽象之物。我们需要分析这种抽象自由的内在缺失,并超越二元论思维进而阐发出自由的切身性,突破抽象自由对于我们的潜在束缚,进而阐明审美活动深刻的二重性:有着乌托邦视域的源初处境。
关键词:审美自由 审美活动 中国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