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昌

作品数:48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老子》民主哲学观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宗教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中州学刊》《道德与文明》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子“自然”之真义探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1期23-26,共4页杨胜兰 高秀昌 
"自然"这一哲学概念是由老子首次提出的,而之后的注《老》解《老》者对于这一概念的解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几十年来,老子之"自然"也是学界研究老子哲学的重要论题之一。多数学者认为,"自然"之"自"即"自己","然"即"如此",而"自然...
关键词:自然    无为 
蒙培元的“情感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4期50-51,共2页高秀昌 
蒙培元先生是冯友兰先生的学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写成的《理学的演变》《理学范畴系统》《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心灵超越与境界》《情感与理性》《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等著作,不仅推进了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而且也创立了属...
关键词:主体思维 蒙培元 冯友兰先生 当代中国哲学 人与自然 方法论 理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从冯友兰的“境界说”到蒙培元的“新境界说”——兼评蒙培元的“情感哲学”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18年第6期117-121,共5页高秀昌 
蒙培元先生作为冯友兰先生的弟子,他是自觉地传承"冯学"并期望对之加以发扬光大的知名学者。冯先生创立了以"境界说"为"灵魂"的新理学哲学体系,蒙先生则接着冯先生的"境界说"讲出了自己的"新境界说",并创立了"情感哲学"的哲学体系。冯...
关键词:理性 情感 “境界说” “新境界说” “情感哲学” 
汤一介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5期21-22,共2页高秀昌 
如果从1947年升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算起,到2014年在北京因病去世,汤一介先生的哲学学术生涯共有67个春秋。汤先生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主要是在读书、教书、写书和编书中度过的。1947年暑假后,汤一介先生升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汤一介 学术生涯 教书 编书 读书 
论道教的世俗性被引量: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1-4,共4页高秀昌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世俗性特征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神灵信仰的世俗性,二是不以"出世"为目的的入世性,三是没有"灵魂"救赎的长生成仙之追求。针对道教"入世"有余而"超越"不足的弊端与倾向,为了拯救道教的危机,迫切需...
关键词:道教 世俗性 世俗化 超越 神圣性 
冯友兰与清华之“学术独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84-187,共4页高秀昌 
冯友兰先生一生近七十年的时光几乎是在大学中度过,而被他视之为"安身立命之地"的清华大学则是他终生最难忘、生活最幸福的地方。冯先生在清华工作、生活的二十多年间,与清华同呼吸、共命运:他为清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为清华大学乃至...
关键词:冯友兰 清华大学 学术独立 
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早期政治思想特点论析
《中州学刊》2015年第10期94-101,共8页高秀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哲学史’写作范式与创新研究"(11B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13JJD720014);西南大学引进人才计划项目"现代新儒家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政治哲学思想研究"(104370-20700907)
现代新儒家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三先生,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遭际的不同,也由于他们对于西方哲学与文化了解和认识的不同,特别是他们的心性及致思趋向的不同,还由于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国情的认识和了解的不同,致使他们在建...
关键词:梁漱溟 熊十力 冯友兰 政治思想 自由 民主 
从冯友兰论孔子看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被引量:2
《江淮论坛》2015年第3期114-120,193,共7页高秀昌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1B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13JJD720014);西南大学引进人才计划项目(104370-20700907)
冯友兰曾撰写大量的评孔、论孔文章,以真心尊孔、扬孔为主而兼有违心批孔、反孔的言论。在涉及孔子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时,尽管冯友兰一度也采取"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方法,但从总体上说,他既主张"同情理解"与"修辞立诚...
关键词:孔子 中国哲学史 方法论 同情理解 修辞立诚 抽象继承法 
试论张岱年“问题解析体”“中国哲学史”书写范式被引量:1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50-54,共5页高秀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哲学史"写作范式与创新研究>(11BZX034)
张岱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先生的一生,以研究哲学、哲学史为志业,在与其兄张申府先生共同创立"新综合哲学"的同时,又独创了一种研究、书写"中国哲学史"的新范式,即"以问题为纲"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的研究范式与...
关键词:问题解析体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问题史 书写范式 
试论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的自由民主之思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197-211,共15页高秀昌 
现代新儒家大都是既关注于现实政治,又致力于学术,以学术为本、政治为用的。以“民本”承受“民主”,这是第一代现代新儒家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三先生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他们都有道德救世的思想。这正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特别是...
关键词:梁漱溟 熊十力 冯友兰 自由 民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