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伟

作品数:44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元代士人元代诗歌考论文学活动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管子学刊》《文学遗产》《晋阳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代僧人圆至诗歌创作探赜
《法音》2023年第10期17-22,共6页白文龙 刘嘉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元代各民族文学交融背景下元诗的发展与流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ZDA340。
元代统治者尊崇佛教,佛寺遍天下,如时人危素所说:“盖佛之说行乎中国,而尊崇护卫,莫盛于本朝。”且儒士与政权疏离感强,士人出家者众,诗僧遂大量出现。邓绍基说过:“在35首元代诗歌中,就有一首僧诗。”[2]其数量不容小觑。这其中,释圆...
关键词:诗歌成就 邓绍基 元代诗歌 危素 诗僧 诗禅 僧诗 疏离感 
浅论《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虚静说”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年第5期39-40,共2页吴沐旋 刘嘉伟(指导) 
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刘勰提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意为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需要保持内心澄明,从容宽舒,方能见文思于笔端,并将"虚静"说看作"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的虚静思想上承老庄之哲学,下启后世之文论,具有深远的影...
关键词:文心雕龙 神思 虚静说 刘勰 
新版《玉簪记》的佛教文化意蕴
《五台山研究》2018年第1期16-19,共4页刘嘉伟 王子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项目编号11&ZD105);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二期项目"中国语言文学"(PAPD)阶段性成果
白先勇先生监制的新版《玉簪记》是昆曲当代化进程中的经典作品,其佛教文化意蕴丰富了剧作的哲理内涵,增强了剧作的艺术魅力。在舞台美术上,新版《玉簪记》运用白描观音画像,法眼观物,谛视着剧中的悲欢离合;作为在寺庙中发生的爱情剧,...
关键词:佛教文化 新版《玉簪记》 昆曲 
萨都剌研究综述(1949-2015)被引量:4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552-560,共9页刘嘉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21);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6〕15号)
萨都剌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学家的杰出代表,公认的元诗大家。从"文献""文本""文化"三个维度对萨都剌研究史进行了梳理。萨都剌作品研究、文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萨都剌生平、族属、文本归属情况依旧存在争议,尚期待新文献的...
关键词:萨都剌 文献 文本 文化 研究史 
《金华文派研究》对文学与文化关系的新发掘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21-24,共4页刘嘉伟 
伴随着文化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的盛行,近年来中国的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持续升温,佳作迭见。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罗海燕博士所撰《金华文派研究》一书,即是其中的又一力作。该书研究视野宏阔,在学术与文学关系研究、地域与文学关系研究,...
关键词:金华文派研究 元代 罗海燕 
元代茀林文士金哈剌的儒者情怀
《管子学刊》2016年第4期56-60,共5页刘嘉伟 
江苏省"责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6]15号);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二期项目"中国语言文学"(PAPD)阶段性成果
金哈剌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的茀林(今中东叙利亚一带)文士,其《南游寓兴诗集》湮没已久,仅在日本存有钞本。哈剌师从名儒王壎,喜读《周易》,为官践行儒学、重视教育;诗篇中洋溢着忧国忧时、仁民爱物、笃于友情的儒者情怀。从儒学视域解...
关键词:儒学 元代文化 金哈剌 
华夷一体与尚质崇古的元代诗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57-161,共5页刘嘉伟 
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6〕15号);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二期项目"中国语言文学"(PAPD)
纵观诗史,关于元代诗歌研究尚有较大空间可资开拓,本文从华夷一体的视域观照元代诗风。蒙古、色目等少数民族士人大量登上元代诗坛,并以其独特的民族性格、特殊的政治地位影响诗歌风貌。民族诗人耿介的精神气质沉淀为尚质崇古的诗风,诗...
关键词:元代诗歌 尚质崇古 元代文化 华夷一体 
元代茀林诗人金哈刺刍议被引量:4
《文学遗产》2016年第3期166-175,共10页刘嘉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项目编号11&ZD105);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二期项目"中国语言文学"(PAPD)阶段性成果
金哈刺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茀林诗人,他的《南游寓兴诗集》国内已佚,仅在日本存有抄本。哈剌数艺兼备,名入《书史会要》《录鬼簿续编》,可以书家、曲家目之。其人本是基督教徒,但融摄"四教",隐然可见元代不同文化间的交融。在多元文化...
关键词:金哈剌 《南游寓兴诗集》 元代诗歌 元代文化 
河阳山歌新探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6年第4期45-47,共3页朱熠 刘嘉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ZD105;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二期项目"中国语言文学"[PAPD]阶段性成果
河阳山歌名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容广泛而丰富,真实地表达了河阳人民的喜怒哀乐,揭示出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感情世界。河阳山歌采用吴语演唱的方式,带有鲜明的吴语特征,其句式灵活多变,包含丰富的衬词、衬句,合辙押韵的使用...
关键词:河阳山歌 合辙押韵 修辞手法 传承价值 
华夷一体与元代叙事诗的新变被引量:8
《兰州学刊》2016年第4期26-31,共6页刘嘉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项目编号11&ZD105);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二期项目"中国语言文学"(PAPD)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诗人的参与,华夷一体的胡风国俗,促使元代叙事诗有了诸多新变。回回人直言敢谏的民族性格,"也里可温"(基督教)爱人爱神的宗教心理作用下,讽喻诗揭露社会不平,更加大胆,也更广泛地关注民生疾苦。由于游牧民族有着关爱妇女的优良...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 元代诗歌 叙事诗 华夷一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