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兰

作品数:9被引量:22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华北平原EPIC模型黄河流域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沙漠与绿洲气象》《农业工程学报》《麦类作物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作生产潜力与产量差被引量:10
《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9期33-40,共8页范兰 吕昌河 于伯华 王涛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全球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区的影响与适应对策"(2012CB955304)
华北平原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区小麦-玉米两作系统生产潜力的影响意义重大。采用EPIC模型估算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作的生产潜力,并结合实际产量计算了产量差。结果显示:(1)华北平原1961—2007年小麦-玉米两作潜在产量在...
关键词:EPIC模型 潜在产量 雨养产量 产量差 
华北平原禹城市耕地质量动态评价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36期226-236,共11页陈朝 邓南荣 范兰 陈进栋 
广东省科学院青年科学基金"珠三角典型菜地管理方式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与调控"(qnjj201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地利用与人口支撑能力的耦合"(410710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全球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区的影响"(2012CB955304)
研究旨在揭示华北平原禹城市耕地质量动态,以期为平原区耕地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基于采样、观测和统计数据,采用隶属度、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指数方法,对禹城市2001、2009年两期耕地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2001年耕地自...
关键词:GIS 耕地质量 评价指标 等级变化 禹城市 
EPIC模型对华北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长和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评价被引量:6
《麦类作物学报》2014年第12期1677-1684,共8页范兰 吕昌河 王学春 陈朝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012CB955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63)
为验证EPIC模型应用于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适用性,利用禹城生态试验站的试验观测数据对该模型参数进行了修订,构建了适合华北平原的模型参数数据库,并分别验证了2003-2005年冬小麦、2004年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模拟的精度与...
关键词:EPIC模型 华北平原 冬小麦 夏玉米 叶面积指数 生物量 产量 模拟误差 
近15a中国气温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2
《沙漠与绿洲气象》2014年第5期34-38,共5页范兰 吕昌河 杨彪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012CB955304)
利用1998—2012年635个气象站点的观察数据,对我国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15 a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呈现波动式下降的特点,但下降趋势不显著;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年均和四季气温在0.05显著水平未检测...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温变化 趋势分析 突变检验 
西南山区采煤塌陷对水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9
《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第18期276-285,共10页陈朝 李妍均 邓南荣 唐紫晗 范兰 吴乐芹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15-04);广东省科学院青年科学基金(qnjj201305)
为探讨西南山区采煤塌陷对水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及受损水田复垦途径,通过野外试验与室内测定方法分析了水田受损前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0~40cm受损水田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含水率、孔隙度(0~20cm旱地1、2除外)显...
关键词:采矿 土壤 物理性质 塌陷地 矿区 水田 
EPIC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33
《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5期584-592,共9页范兰 吕昌河 陈朝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955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63)
作物生长模型是定量评估作物生产潜力的重要工具。EPIC模型自1985年发表后,以其强大的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述了EPIC模型的主要结构和功能,介绍了运行该模型所需的数据及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总结了EPIC模型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EPIC模型 模型参数 模型应用 
作物产量差及其形成原因综述被引量:31
《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第12期2155-2166,共12页范兰 吕昌河 陈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063)
作物产量差是现实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产量差研究意在揭示作物产量差的幅度与地域差异、形成原因以及缩小产量差的措施。产量差意味着农业发展的机会,因此,分析和研究产量差对提高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论文通过文献综述...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粮食安全 产量差 产量限制因子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12
《生态学报》2011年第18期5358-5371,共14页陈朝 吕昌河 范兰 武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063)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全球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土地管理变化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和分布,进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土壤有机碳...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管理变化 土壤有机碳 
黄河流域典型支流水土流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6
《水文》2010年第5期25-31,共7页范兰 张光辉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关键技术"(2006BAD09B05)
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土壤侵蚀的任何变化,均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及其中、长期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黄河流域12条典型支流,根据1961~1990年降水、径流和泥沙的实测资料,分别建立...
关键词:黄河流域 全球气候变化 降水量 径流量 泥沙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