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芳

作品数:6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小斑病玉米自交系交配型玉米小斑病菌有性生殖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保护》《中国农业科学》《四川农业科技》《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四川玉米小斑病菌交配型组成与育性分析被引量:1
《中国农业科学》2021年第12期2547-2558,共12页孙小芳 刘敏 潘婷敏 龚国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玉米创新团队-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SCCXTD-2020-02);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1710626078)。
【目的】明确四川省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自然群体的交配型和有性态形成能力(育性),探索小斑病菌有性生殖在自然界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利用多重PCR技术对2013—2018年间采自四川和云南的玉米小斑病菌的交配型...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菌 有性生殖 交配型 育性分析 多重PCR 
影响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防效的因素被引量:1
《四川农业科技》2021年第1期33-35,共3页吴翠平 龚国淑 李颖 孙小芳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0-02)。
为了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螟上的应用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全面概括了影响杀虫灯、性诱剂、赤眼蜂、白僵菌及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控技术防效的因素,包括区域生态因素、气候条件、田间栽培方...
关键词:玉米螟 绿色防控技术 防效 影响因素 
黄曲霉菌在玉米不同生育期中侵入时期的研究被引量:1
《四川农业科技》2020年第1期32-34,共3页王伟 吴翠平 李潘 谢文静 孙小芳 祁小波 龚国淑 
探究黄曲霉菌侵入玉米的生育时期,明确黄曲霉菌在玉米上的大致侵入时期点。通过对田间玉米植株进行黄曲霉菌接种,在玉米拔节期、扬花期、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腊熟期及完熟期进行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统计。结果表明,黄曲霉菌从玉米扬...
关键词:黄曲霉菌 玉米 生育期 病情指数 
两个玉米自交系对生平脐蠕孢菌的抗病相关反应比较被引量:1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2期1-9,共9页常小丽 戴浩 张小玲 陈磊 孙小芳 祁小波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3ZB0278);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15NZ0040)
试验以西南地区两个优良玉米自交系R08与18-599R为材料,采用苗期人工接种玉米生平脐蠕孢菌(Bipolariszeicola)进行抗性鉴定,并对接种后自交系叶片中的活性氧(ROS)、抗氧化物酶类(SOD,POD,CAT)活性、丙二醛(MDA)质量分数、抗病...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Bipolariszeicola 抗氧化物酶 抗病基因 过敏性反应 
两个玉米自交系对纹枯病的抗病反应机制初探被引量:3
《植物保护》2016年第4期34-42,共9页戴浩 罗丽雅 张翠苹 孙小芳 龚国淑 张敏 常小丽 
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3ZB0278);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NZ0040)
玉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具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是开展玉米抗病品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本试验以西南地区两个优良玉米自交系R08与18-599R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R.solani菌丝融合群AG1-IA...
关键词:玉米 立枯丝核菌 抗病性 活性氧 抗病相关基因 
几种栽培措施对玉米纹枯病和小斑病的影响被引量:23
《植物保护》2015年第4期154-159,共6页叶坤浩 龚国淑 祁小波 袁继超 蒋春先 孙小芳 王一羽 杨继芝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玉米创新团队
栽培措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玉米病害的发生。本文研究播期、密度和施氮量等几种常见栽培措施对玉米纹枯病和小斑病发生的影响。通过2012-2013年连续在四川简阳的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玉米品种中,春播和夏播玉米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差异...
关键词:栽培措施 玉米纹枯病 玉米小斑病 播期 种植密度 氮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