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松

作品数:8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无人机测试仪可再生能源电压源换流器柔性直流输电更多>>
发文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设备工程》《电子测量技术》《电气应用》《设备管理与维修》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架空输电线路智能巡线机器人设计与研究被引量:2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3年第4期83-85,共3页鲁杰 张兆广 白雪松 陈建 杨广涛 季宁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架空输电线路智能无人机巡线机器人复合系统技术研究,项目编码:5201062000RH。
巡线机器人设备采用铝合金外壳,利用托架导电铝轮与导、地线接触,实现设备与导线的等电位。设备整体结构采用优化设计,能在架空输电线路上安全可靠的完成作业,在不同线径规格的架空输电线路上能实现行走、爬坡、跨障碍功能。主机行走机...
关键词:无人机 巡线机器人 架空输电线路 行走机构 
电网行业中5G技术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场景及案例分析被引量:3
《中国设备工程》2022年第16期26-28,共3页李壮 鲁杰 宋新利 白雪松 杨广涛 范士清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架空输电线路智能无人机巡线机器人复合系统技术研究》项目编码:5201062000RH)。
随着近些年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网巡视模式也由传统的人工巡视向着智能巡视快速变革。本文基于电网输电线路巡视的主要内容、现状和问题,介绍了5G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在电网巡视工作中的应用,结合承德电网的两个应用案例,阐述了现今5...
关键词:5G 无人机 巡视 电网 场景 分析 
基于内模原理的光伏三相并网逆变器电压估计与控制方法被引量:6
《电网与清洁能源》2022年第3期119-128,共10页贺晓红 白雪松 袁绍军 刘健 王宏亮 向峰 杨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7027);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SGJB0000TKJ1900092)。
随着光伏发电的占比迅速增大,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器需要从锁相环中获取公共耦合电压点的幅值和相位,当其处于弱电网或电网电压传感器出现故障时,会造成锁相环不稳定,大大增加了逆变器的控制难度。提出一种基于内模原理的光伏逆变器电...
关键词:三相逆变器 李雅普诺夫能量函数 锁相环(PLL) 共耦合点(PCC) 内模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 以过程管理促卓越成效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年第6期41-42,共2页白雪松 郭明辉 李莉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积极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融合地区特色和电网企业特点,制定“绿色发展、智慧赋能”的发展方略,充分发挥卓越绩效评价模式的动态调整优势,不断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效能。
关键词:供电公司 卓越绩效评价 电网企业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发展方略 管理效能 动态调整 承德 
基于负荷分解与聚类融合的短期负荷预测研究被引量:3
《电子测量技术》2020年第11期53-58,共6页苗宏佳 白明辉 张婉明 白雪松 常牧涵 席海阔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和建设,用户用电需求响应与负荷预测变得越来越复杂。面向低压配电台区和单一用户用电负荷预测,提出一种基于负荷分解与聚类融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负荷分解和成分提取,聚类融合出...
关键词:用电行为 聚类分析 负荷分解 PSO-BP神经网络 短期负荷预测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综述被引量:13
《电气应用》2015年第21期78-83,共6页白雪松 袁绍军 王轶 毕圆圆 
当前,随着智能电网、分布式电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网建设日益困难,为弥补传统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不足,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运而生,提供了新的途径。首先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发展历史分析了其系统...
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 可再生能源 智能电网 
微电网用飞轮储能支承系统多目标控制被引量:4
《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第S1期406-411,共6页袁绍军 白雪松 潘立巍 杨丽 周伟光 
提出一种基于Youla参数和依赖独立李雅普诺夫函数为每个目标的多目标控制算法,并将其用于微电网用飞轮储能支承系统中。在假设悬浮转子系统性能的柔性与刚性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建立了柔性转子的结点状态空间模型和刚度模型,并结合了闭环...
关键词:微电网 飞轮储能 多目标控制 磁轴承 
小电流接地电网的一种故障选线方法被引量:2
《电气应用》2015年第5期68-71,共4页白雪松 刘震宇 王轶 牛云涛 端木永光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212104);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130423)
我国中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多采用小电流接地。此类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特别是经消弧线圈补偿后的单相接地故障,因故障点稳态特征信号相对微弱,造成了故障选线困难。为解决该难题,提出了基于小波理论、利用故障暂态信号进行选线的...
关键词:配电网 小电流接地 消弧线圈 故障选线 小波变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