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作品数:19被引量:6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甘薯小麦稻茬小麦块根着丝粒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生态学报》《食品工业科技》《核农学报》《华北农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根系功能分离技术在甘薯源库关系研究中的演进及其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33期34-41,共8页李明 梁永书 张聪 屈会娟 刘敏悦 黄丹 杨舒雅 彭梅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蔓长和分枝数对甘薯‘源流库’的影响机制研究”(32272228),“光合产物运输效率对空中甘薯源和库的反馈作用机制研究”(31471448);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β-淀粉酶基因BMY11调控甘薯块根膨大及淀粉积累的机制研究”(2022NSFSC0164)。
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技术(RFSD)是通过特殊栽培模式使甘薯养分吸收根和贮藏根在空间和功能上发生分离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通过此技术不仅可实现在不影响植株生长的情况下观测块根发育,还可在同一遗传背景下开展光合运输效率研究,是开展甘...
关键词:甘薯 根系功能分离 吸收根 贮藏根 源库关系 空中甘薯 
不同倍性甘薯及近缘材料的SNP鉴定流程
《分子植物育种》2024年第20期6747-6756,共10页王心怡 李明 颜梦晓 王红霞 杨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0703,2019YFD1000701-2,2019YFD1000704-2);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辰山专项(G192413,G192414,G202402)共同资助。
基因组上的SNP变异具有丰富的数量和多态性的特点,SNP鉴定在作物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关系、育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多倍体作物由于倍性高、杂合性高等问题,使得SNP的开发、验证和检测较为困难。甘薯及不同倍性近缘野生种均属于番薯...
关键词:甘薯 Ipomoea trifida 多倍体 SNP 简化基因组测序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甘薯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30期94-102,共9页郎涛 杨飞洋 蒲志刚 张聪 李明 余马 屈会娟 伍竞宇 张璐 刁杜 冯俊彦 
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甘薯高产遗传位点鉴定及高产优异种质挖掘”(2022YXLW00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学科建设推进工程“菜用甘薯新材料创制及工厂化生产技术研发”(2021XKJS06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战略科学家工作室项目(2023ZLKXJGZS001);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主要粮油作物分子育种平台”(2021YFY0027)。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作物。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录组测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甘薯研究之中。为了今后利用转录组学技术更好地开展甘薯功能基因挖掘、重要性状调控机制解析等研究,本综述分析了各国研究机构...
关键词:甘薯 转录组 生长发育 逆境响应 品质形成 高通量测序 块根发育 淀粉合成 
耕作方式和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和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16期13-20,共8页吴晓丽 李朝苏 刘淼 李明 李式昭 熊涛 汤永禄 
四川省财政专项“小麦抗赤霉病资源发掘和新品种培育”(2021ZYGG-003);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YFYZ0005,2022ZDZX0014,2022ZDZX0016,2022JDRC0033,2020YFN003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3);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07)。
研究旨在明确不同耕作措施和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以及赤霉病防控效果的影响。2019-2022年,设置2种耕作方式(深旋+秸秆旋埋和免耕+秸秆覆盖)、3种药剂(对照、化学药剂和生防制剂)以及5个小麦品种,研究不同耕作和秸秆利用方式下,小麦赤霉...
关键词:耕作方式 生防制剂 小麦赤霉病 病穗率 子囊壳 
甘薯骨干亲本南瑞苕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贵州农业科学》2024年第1期107-117,共11页屈会娟 李明 谭文芳 冯俊彦 沈学善 蒲志刚 朱玲 杨松涛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3-09);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1ZDYF2178);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0-GW06);“1+9”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1+9KJGG005,1+9KJGG001)。
南瑞苕是从美国引进的优良甘薯品种,也是我国甘薯育种上的骨干种质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收集、整理有关南瑞苕的研究报道和数据,综述南瑞苕的种质研究与引种表现、其后代及衍生品种选育、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转化等育...
关键词:甘薯 骨干亲本 南瑞苕 引种 育种 种质资源 
影响浓香型白酒大曲质量的小麦原料关键品质参数研究被引量:3
《食品工业科技》2023年第8期35-45,共11页李朝苏 任勇 佟汉文 刘于斌 吴晓丽 李明 刘淼 郑建敏 吴舸 高春保 凌冬 唐清 张正刚 汤永禄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ZDZX0016,2022JDRC0033,2020YFN0037,2021YFYZ000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3);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07)。
小麦是制作白酒大曲的主要原料,明确优质大曲对小麦原料的品质需求对于专用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发极为关键。2018~2020年,选择4个代表性品种(川麦104、绵麦367、西科麦8号和蜀麦1671),设置6个施氮水平(0、45、90、135、180、225 kg...
关键词:小麦 浓香型大曲 品种 施氮量 原料品质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甘薯HRM分子标记开发及其应用被引量:1
《核农学报》2022年第7期1350-1361,共12页冯俊彦 郎涛 张聪 李明 青莉芳 屈会娟 蒲志刚 康乐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YFH0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1588);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推进工程项目计划(2021XKJS061);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21YFY0027)。
目前甘薯中针对SNP位点的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的报道较少。为开发甘薯特异SNP分子标记,本研究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甘薯种质材料进行测序,筛选稳定的SNP位点,将其开发为基于HRM技术的分子标记,并在甘薯种质材料中进行验证。通过对23...
关键词:甘薯 简化基因组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标记开发 
食用型甘薯‘川M1422’综合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22年第1期1-6,共6页屈会娟 李明 沈学善 朱玲 蒲志刚 冯俊彦 张聪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0-09);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关键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21ZDYF2178);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生产环境对紫甘薯花青素合成的影响研究”(2018GYSH-00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基金项目“基于新型有机肥和保水剂的紫色甘薯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2020LJRC009)。
为筛选出川中丘陵区食用型甘薯‘川M1422’适宜的综合栽培技术,采用三元二次通用组合正交设计方法,研究移栽密度、复合肥和保水剂施用量对‘川M1422’鲜薯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栽培因素对‘川M1422’鲜薯产量、商品薯率...
关键词:甘薯 食用型 ‘川M1422’ 品质 综合优化栽培技术 
^(60)Co辐射诱变选育菜用甘薯耐旱材料被引量:7
《分子植物育种》2021年第20期6827-6833,共7页张聪 冯俊彦 李明 杨丹 郎涛 屈会娟 李健伟 蒲志刚 
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青年基金项目(2017QNJJ-003,2017QNJJ-001);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0YFN0102);四川省省院科技支撑协同专项(2020甘薯子专项);院现代农业学科建设推进工程项目(2021XKJS061);院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示范转化项目(2021ZSSFKJ27)共同资助。
菜用甘薯营养价值丰富,但育种起步晚,专用品种较少。本研究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薯新品种‘川菜薯SH1’为实验材料,诱导培养‘川菜薯SH1’悬浮细胞,利用^(60)Co辐射诱变,通过PEG耐旱筛选辐照处理后的悬浮细胞,分化得到‘川菜薯SH1’再生植...
关键词:菜用甘薯 ^(60)Co辐射诱变 悬浮细胞 耐旱材料 
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甘薯及其野生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华北农学报》2021年第1期18-26,共9页冯俊彦 康乐 郎涛 张聪 李明 赵珊 蒲志刚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YFH0106);四川省财政创新工程(2019LJRC019,2016ZYPZ-005,2017QNJJ-001,2017QNJJ-003,2017QNJJ-021,2019LWJJ-003);四川省薯类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32);四川省农作物分子育种平台项目(2016NZ0103)。
为揭示甘薯及其野生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甘薯及其野生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22份甘薯及其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和三裂叶薯的PCR扩增结果、遗传多样性、进化关系、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3条SCoT引物共检测到278...
关键词:甘薯 SCoT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