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明

作品数:40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昆山震川高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材料作文作文作文题高考语文高考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破“问题”玄机,扬“思辨”大旗——破解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题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37期53-54,共2页顾燕 崔国明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命题简洁明了,直击社会热点,勾连教考一体。表面上看,该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实际上前后两句话中的“问题”却暗藏玄机:说法一致,但内涵迥异,有很强的理性思辨色彩。因此,唯有放出眼光,破解“问题”玄...
关键词:新课标Ⅰ卷 作文 关键词 破解 
"双向奔赴" 学以致用——试论高考语文情境化命题的核心价值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25期75-77,共3页顾燕 崔国明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突破点和亮点是命题的情境化.以"情境"为抓手、以"任务"为导向、以"运用"为目的的情境化命题,其实质是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这四者与所"学"之间的相互印证,通过"创设情境—设置任务—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考语文 情境化命题 核心价值 双向奔赴 学以致用 
缘文设境 循境悟情--全国新高考Ⅰ卷"情境化"试题的情境与任务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13期70-72,共3页崔国明 
“情境化”命题缘文设境,形式新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高考语文命题的发展方向。不可否认,多维的命题导向,灵活的情境设置,典型的任务驱动,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因此,有必要去瑞摩“情境化”命题考查的特点,循境悟情...
关键词:新高考Ⅰ卷 情境化试题 情境 任务 
思维有多深 舞台有多大——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浅析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19期77-79,共3页崔国明 
一、淡化审题,“本手”是情境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变化不大,稳中求进”。从考查的形式上看,基本延续了去年的情境类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依然是情境材料下的寓意写作;从考查的内容上看,依然是对相关概念之间关...
关键词:作文命题 材料作文 辩证思维能力 命题形式 高考 情境材料 稳中求进 作文题 
开启“后任务驱动式材料作文”的时代--以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作文为例
《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年第10期76-78,共3页崔国明 
2021年全国高考的8套语文试卷、9道作文试题,无一例外地似乎都采用了材料作文的样式,而近几年盛行一时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却好像不见了踪影,这多少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是,认真分析后我们发现,情况也并不完全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因为...
关键词:2021年高考作文 材料作文 后任务驱动式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突出渐进式思维,彰显思辨性立意
《语文教学通讯》2021年第33期69-70,共2页崔国明 
一、突出渐进式思维纵观题目所给材料的五句话,思维大致可以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1.体育之于身体。材料的前两句“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直承“体育之效”,指出了体育对于人身体变化的效用。但需要注意...
关键词:渐进式 思辨性 思维 体育 由浅入深 人的身体 引子 三个层次 
因文设题:语文命题的必然走向——以2021年新高考Ⅰ卷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第22期71-72,共2页崔国明 
长期以来,语文命题广泛采用先入为主式的"因点设题",即依据考纲所列知识点去观照文本内容,以知识点与文本的契合之处命制相应的试题。这样的考查,由外而内,命题有"程式",应对有"套路";而且,考查的也仅仅是"考场知识",走出考场可能就失...
关键词:语文命题 考纲 先入为主 由外而内 设题 高考 考场 文本内容 
考场作文:“文体特征”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9期76-78,共3页崔国明 
"文体"是作文的"两翼"之一,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能力点,掌握基本的文体知识,提高驾驭文体的能力,以更好地表达文章的内容,是平时作文教学的"必修课",理应得到重视。但是对于具有选拔功能的高考考场作文而言,应以包容之心看待"文体",对...
关键词:考场作文 文体 思考 
2020年“疫情主题”高考作文浅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第25期71-72,共2页崔国明 
高考作文题,既是社会审视语文试题的一个切入点,也是语文高考反映社会的一个折射点。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既是高考命题的特殊背景,又是社会关注的重大事件,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高考中。事实正是如此。在全国十一道作文试题中,...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语文高考 高考命题 语文试题 江苏卷 作文试题 天津卷 特殊背景 
视野与视角并重·情怀与情调兼顾——2019年高考作文综述被引量:1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年第11期76-78,共3页崔国明 
作文命题,既是社会审视高考语文的一个切入点,也是高考语文反映社会的一个折射点。因此,作文命题,无论是对高考本身还是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总览2019年全国的8套语文试卷,作文命题总体上来说走的依然是“稳中有变”之路;而具体来说...
关键词:高考作文 作文命题 考试研究 高考语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