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滨

作品数:70被引量:38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教研教师教学老师教研员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文摘》《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现代教育》《课程.教材.教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服务“双新”“双减”的教研新作为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3年第2期8-9,共2页罗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再次修订,都突出强调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国家的“双减”政策也特别强调校内提质,让学生高质量高...
关键词:教研机构 义务教育课程 学生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课程 高效率学习 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 双新 
“协同提质”:教师研修机构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
《中国基础教育》2022年第9期48-50,共3页罗滨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的区域混合式教学改进研究”(课题编号:CDAA2020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呼唤教师研修机构的转型升级,各地教师研修机构应携手共进,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间题协同提质。目前存在的几种范式包括“N+”教学研究模式、“N+”命题联考模式、“N+”联合攻关模式、“+N”定向帮扶模式、“+”深...
关键词:教师研修 教师研修机构 教师培养 教师职后教育:协同提质 
北京海淀:以“大教研”专业支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被引量:11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8期10-13,共4页罗滨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的区域混合式教学改进研究”(课题编号:CDAA2020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育人为本导向的课程实施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对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呼唤教研工作主动应变、科学应变,进行系统化转型。北京市海淀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探索“全要素整合、全方位覆盖、多主体协同、...
关键词:“大教研” 一体化教研 课程育人 学科教研基地 双师课堂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被引量:2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年第6期47-48,65,66,共4页罗滨 支瑶 任兴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统筹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 内涵式发展 立德树人 螺旋上升 大中小学 一体化建设 统筹推进 
成果推广应用的特征分析与路径选择——以海淀进校“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为例被引量:2
《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S01期12-15,共4页罗滨 林秀艳 杨智君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的区域混合式教学改进研究”(项目编号:CDAA2020060)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场以区域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根本目标的大规模实验和实践行动。海淀进校“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于2018年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被全国10个省市11个示范区选择为推广应用...
关键词:国家级教学成果 成果推广 研修课程 区域教学改进 
让美育由“普惠”走向“品质”——推进美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海淀实践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2年第6期3-7,共5页罗滨 
学校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北京市海淀区倡导美育要由“普惠”走向“品质”。在区域全面推进“品质”美育的工作中,海淀区根据PDCA循环理论提炼出美育推进的“顶层设计”“执行落实”“成效检验”“改进完善”策略,并提...
关键词:美育 “普惠”发展 “品质”提升 海淀实践 
“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如何提质增效被引量:1
《新课程评论》2022年第1期74-78,共5页罗滨 余孟孟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出台后,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探索创新,努力提质增效。初中教育是"双减"落地的重要构成,...
关键词: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育学会 初中教育 中小学校 校外培训 总校 主动探索 中共中央办公厅 
“双减”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被引量:22
《基础教育课程》2022年第1期9-14,共6页罗滨 高淑英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的区域混合式教学改进研究”(课题编号:CDAA2020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阐述了“双减”政策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以及“双减”对学校教育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从“双减”与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双减” 高质量教育 学校高质量发展 
“双减”背景下的区域教学整体提质——基于“转化·融合·赋能”的教学成果推广应用
《未来教育家》2021年第11期13-15,共3页罗滨 林秀艳 
2021年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有两个关键的热词——高质量发展和“双减”,听起来有一点矛盾,然而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两个词的目标高度一致,共同指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工作同向同行,全面提质涉及到七个关键:学校管理提质、学校课程...
关键词:学校教育质量 学校课程 考试评价 基础教育领域 家庭教育 创新实践 课后作业 教学改进 
一体化教学与教研:“深度学习”教学改进的区域实践被引量:11
《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7期10-13,共4页罗滨 陈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示范区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京市海淀区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示范区,形成了区级层面的项目实践模式及工作机制。具体包括: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校从区域层面整体统筹、规划和实施项目;在课例研究中探索教学改进路径,形成...
关键词:教学改革 深度学习 三级教研联动 单元教学 课例研究 学科教研基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