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强

作品数:18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协商民主网络政治参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理性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视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党史月刊》《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力分析被引量:1
《当代青年研究》2017年第2期31-36,共6页王新强 朱志敏 
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的最终成果;项目编号:J15ZC07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中国,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俨然已成重要且紧迫之势。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56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但在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社会信仰等方面具...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协商民主、票决民主与新型政商关系构建
《晋中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8,共8页王新强 
2016年度青岛大学"习近平系列讲话学习研究中心"专题项目:"协商民主;票决民主与新型政商关系构建"(QDXY201609)的最终成果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商关系构建中的"勾肩搭背"与"为官不为"难题已经日益成为全球治理的共性难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两个共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适应时代特征与中国情况的以"亲"与"清"为...
关键词:协商民主 票决民主 新型政商关系构建 
近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历史逻辑探析
《晋中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1-5,共5页王新强 
从政治文化角度说,经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晚清经学嬗变到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构建,实际上勾勒出了近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历史逻辑。宏观上说,这个历史逻辑包含晚清经学嬗变、...
关键词:经学 晚清经学嬗变 价值范式探索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构建 
论余英时文化史观的三维向度
《晋中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4-10,共7页王新强 
余英时的文化史观大体可以分为儒家文化史观、政治文化史观以及人类文化史观三个方面。就儒家文化史观来说,"哲学的突破"、"士"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心"乃价值之源等构成了余英时先秦儒家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明清儒学思想基调的转换与晚清...
关键词:余英时 儒家文化史观 政治文化史观 人类文化史观 
政治文化心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被引量:4
《新视野》2014年第6期78-83,共6页王新强 李涛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以来,以优良的政治文化心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日益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普遍共识。这是因为,政治文化心理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础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
关键词:政治文化心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逻辑起点 增量空间 指导方法 
近十年来中国革命精神研究综述被引量:2
《福建党史月刊》2014年第14期42-47,共6页王新强 
中国革命精神研究大体上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纵观革命精神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新时期新阶段仍有进一步加强革命精神研究与革命精神实践的必要。
关键词:革命精神 研究 综述 
论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指导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9期3-6,29,共5页王新强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指导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与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还指导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体来说,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特色...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 
论当代唯物史观理论创新的五维向度被引量: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82-486,共5页王新强 
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群众动力论、历史合力论等经典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并结合我国新时期实际情况所进行的一系列当代唯物史观理论创新。认为这些理论创新...
关键词:经典唯物史观 当代唯物史观 理论创新 
论新时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原因及对策被引量:3
《晋中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2-14,共3页王新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青年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了时代要求。但是,由于青年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现实政治参与的局限性以及宏观网络政治参与的诸多弊端,客观上造成了新时期青年网...
关键词:青年 网络政治参与 困境 对策 
抗争政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22-25,共4页王新强 
随着新时期工业化、民主化及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加速,中国与西方国家同样面临着抗争政治危机。针对抗争政治危机,近代西方国家采取了公民理性与政府善治治理策略,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时期则采取了阶级斗争与阶级动员治理策略。纵观新时期抗...
关键词:抗争政治 公民理性 政府善治 国家治理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