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江

作品数:112被引量:50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蝙蝠回声定位声波回声定位翼手目马铁菊头蝠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声学技术》《环境科学与管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被动声学监测在蝙蝠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生物多样性》2024年第10期6-13,共8页刘莹莹 龚立新 曾皓 冯江 董永军 王磊 江廷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1562);吉林省科技发展项目(20220101273JC)。
被动声学监测(passive acoustic monitoring,PAM)技术因其非侵入性和连续监测的能力,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意义日渐突出。翼手目动物,俗称蝙蝠,以其独特的回声定位能力、夜行性及对环境变化的高敏感性,已成为基于PAM进行生物多样性和环境...
关键词:蝙蝠 被动声学监测 生物多样性保护 行为生态 
蝙蝠核心生物钟基因Per1昼夜表达节律与适应性进化研究
《兽类学报》2024年第3期259-267,共9页王慧 许宁宁 李昕彤 冯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1561);2022年国家级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长期以来,生物钟相关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以往研究表明核心生物钟基因Per1广泛参与哺乳动物昼夜节律调控。然而,Per1基因在具有不同昼夜节律活动模式的哺乳动物中是否发生了遗传位点改变,以及这些改变是否促进了哺乳动...
关键词:生物钟 夜行性哺乳动物 Per1基因 昼夜节律 适应性进化 
生态文明教育,将绿色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心田
《教育家》2023年第31期7-10,共4页邢晓凤 王湘蓉 盛连喜 冯江 刘静玲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 生态环境保护 美丽中国建设 显著成效 环境支撑 加快推进 
雄性菲菊头蝠夏季集群大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动物学杂志》2021年第3期330-337,共8页邹文玉 徐榕 王桢 王维维 高会敏 罗波 邓迎春 梁海英 冯江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31800323);西华师范大学校内基金项目(No.18B024,17E066);西华师范大学本科生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No.S202010638082)。
本研究以栖息于废弃防空洞的雄性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夏季集群大小变化及其潜在影响因素。应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菲菊头蝠在6月到8月期间的集群大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检验菲菊头蝠...
关键词:蝙蝠 栖息地 集群大小 月变化 
中国蝙蝠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保护对策被引量:22
《兽类学报》2020年第6期539-559,共21页江廷磊 赵华斌 何彪 张礼标 罗金红 刘颖 孙克萍 余文华 吴毅 冯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22050,31961123001,31722051,31770403,31670381,31672258)。
自2019年末,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使蝙蝠(翼手目动物)倍受关注,甚至人们"谈蝠色变"。蝙蝠在生态和分类上多样性极高,占哺乳动物种类的20%左右。蝙蝠不仅在害虫控制、种子传播、植物授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也在健康长...
关键词:蝙蝠 研究进展 濒危等级 保护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波罗湖湿地补水工程净碳汇优化模型研究被引量:3
《可再生能源》2020年第5期569-577,共9页赵雷 孙世军 冯江 崔朋 
吉林省西部地区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河湖联通供水工程水生生物专题评价项目(2015220101001023)。
根据波罗湖保护区的现状和特点,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相关因素以及补水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以芦苇湿地和沼泽湿地的净碳汇量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波罗湖湿地补水...
关键词:波罗湖保护区 湿地净碳汇量 不确定性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温室效应 
降雨噪声对菲菊头蝠出飞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兽类学报》2020年第2期129-134,共6页吴秀 罗波 王维维 高会敏 邓迎春 王静 冯江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800323);西华师范大学校内基金项目(18B024,17E066);西华师范大学本科生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810638024)。
降雨噪声属于常见的自然噪声,由雨滴撞击物体表面产生。目前,有关降雨噪声对动物的潜在影响被普遍忽视。回声定位蝙蝠主要利用声信号在黑暗环境导航空间、探测猎物及社群交流,是开展降雨噪声影响研究的理想类群。本研究选择菲菊头蝠(Rhi...
关键词:蝙蝠 降雨 噪声 出飞行为 回声定位声波 
好氧稳定化处理沼液对玉米秸秆腐解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183-191,共9页徐飞 李雪松 冯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ZX07203-007)
试验研究了好氧稳定化处理沼液对玉米秸秆还田腐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量1 kg/m^2、破碎长度为3~5 cm、翻埋深度20~25 cm的条件下,不同处理组秸秆降解率为稳定化沼液组>菌剂组>沼液原液组>秸秆还田组(ck),稳定化沼液组在处理1...
关键词:玉米秸秆 好氧处理 沼液 秸秆降解率 
查干湖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363-370,共8页翟德斌 孙世军 冯江 龙振宇 欧洋 崔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0469,41571480)
以查干湖为研究区,通过实地采样与统计方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时空特征及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经调查鉴定,查干湖有大型底栖动物3门3纲5目9科18属24种,主要以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为主,平水期和丰水期以双翅目、基眼目和...
关键词:查干湖 大型底栖动物 空间分布 吉林省西部 
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的性二态有利于性别识别被引量:2
《兽类学报》2019年第2期155-161,共7页庞育兰 罗波 王漫 吴秀 冯江 
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412680)
许多动物的叫声频率呈现性二态现象。蝙蝠夜间活动,主要利用声音信号导航空间、追踪猎物、传递交流信息。本研究选择成体菲菊头蝠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回声定位声波频率性二态是否有利于性别识别。研究发现,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参数...
关键词:翼手目(蝙蝠) 菊头蝠 回声定位声波 性二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