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书华

作品数:22被引量:12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动舵机滑模控制变结构控制模糊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信息与控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融合多级注意力迁移的神经网络压缩方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3年第1期184-188,共5页李俊杰 彭书华 郭俊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801032)。
针对目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规模大、计算复杂度高、对存储空间需求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多级注意力迁移的神经网络的压缩方法。该方法基于教师-学生网络结构,设计了新的注意力图融合的方式以及注意力在教师网络与学生网络之间的迁...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 知识迁移 模型压缩 注意力机制 教师网络 学生网络 
基于知识蒸馏的轻量型神经网络设计被引量: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4期20-24,共5页郭俊伦 彭书华 李俊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801032)。
为了解决神经网络深度不断加深带来结构冗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知识蒸馏算法的轻量型神经网络设计方法。该方法中,轻量型神经网络的卷积结构使用分组卷积与点式卷积相结合的残差结构,并结合基于风格迁移与特征重建的知识蒸馏算...
关键词:深度神经网络 轻量型神经网络 知识蒸馏 特征重建 风格迁移 
基于特征重建的知识蒸馏方法被引量:1
《现代计算机》2020年第29期43-47,73,共6页郭俊伦 彭书华 李俊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801032)。
为了解决深度神经网络压缩后精度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模型压缩架构。该架构的创新点在于结合了图片风格迁移实验中的特征重建方法,在训练学生网络时,将学生网络的浅层特征分组嵌入已经训练好的教师网络中对深度特征进...
关键词:深度神经网络 模型压缩 知识蒸馏 特征重建 风格迁移 图像分类 
基于多特征时空信息融合的行为识别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4期6-13,21,共9页车维崧 彭书华 李俊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801032)。
针对基于视频的行为识别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双路径、多尺度特征融合层的3D卷积网络改进结构3D-MsDPN。该网络结构通过残差连接和密集连接双路径提升了对时空信息的提取能力,通过时空多尺度融合层提升了各卷积模块的时空感受野范围。使...
关键词:行为识别 特征融合 3D卷积网络 典型相关分析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蛇形机器人轨迹规划被引量: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3期75-79,共5页韩彦肖 彭书华 
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111523302);研究生培养项目(71D1511005)
在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中,针对三次多项式插值方法和具有中间点的三次多项式插值方法的繁琐性,提出使用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对机器人的轨迹进行规划。设计了一条能够在平面和空间轻松灵活运动的16关节正交结构的蛇形机器人,基于三次样条插值...
关键词:蛇形机器人 三次样条插值 轨迹规划 
基于插值思想的蛇形机器人运动规划被引量: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赵卫涛 彭书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7005);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资助项目(71C1311016)
针对关节数较多的蛇形机器人在运动规划中较多参量不便推导的情况,以Serpenoid曲线为基础,提出在运动规划中用插值思想来设置有效的运动数据。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较为灵活运动的16关节蛇形机器人,实...
关键词:结构 三维 蛇形机器人 插值思想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改革初探被引量:5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第12期34-36,40,共4页李忠刚 王兴芬 彭书华 丁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0年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0JG46)
从学科竞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入手,结合管理实际对制约学科竞赛管理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改革学科竞赛管理机制的方法以便为学科竞赛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学科竞赛 管理机制 
解析国外人才培养程序 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被引量: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4期14-16,共3页曹荣敏 李邓化 苏中 吴迎年 彭书华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重点项目(2009GJZD11);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项目及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重点课题子课题资助
通过对美国芝加哥伊力诺依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UIC)的调研,对UIC人才培养程序进行了解析,阐述了对我校自动化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 自动化专业 启示 
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探讨被引量:7
《计算机教育》2010年第15期100-103,共4页彭书华 李邓化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提供资助
针对以教学科研型为主的大学如何培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在分析学校定位、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等实...
关键词:实践教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 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验室建设 信息化建设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实践体系的构建被引量:5
《计算机教育》2010年第15期114-118,共5页陈雯柏 李擎 彭书华 李邓化 苏中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20100843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2009JG13)
在实验室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以课程实验教学为基础,以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为核心,以校外实习为补充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和以实验室课外开放项目培训为基本内容,以学科竞赛为动力支撑与效果检验,以参与教师科研与学生自主科...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 创新实践体系 人才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