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作品数:1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坚守黄雀凝望救赎《大淖记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参花(上)》《参花(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观诸多理论流派视域下的文化批评
《参花(上)》2018年第9期99-99,共1页张超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下,文学研究中的文化批评逐步成为热点。文化是一个广博的概念,其本身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新世纪的话语空间中与消费文化又紧密相联,因而对于文化研究的理解需要从不同角度和学派展开。存在主义的代表人...
关键词:文化批评 存在主义 后结构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中国故事的海外沉淀——评严歌苓小说《芳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101-105,112,共6页张超 
严歌苓小说《芳华》中包含此前多部长篇的创作特色和写作母题,是作者在海外对中国故事的一次深刻沉淀。小说通过萧穗子的青春视角,以第一、三人称共存的叙事方式交合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完成严歌苓个人经验的芳华叙事。同时,小说延续求...
关键词:《芳华》 叙事方式 主体间性 人性视角 
权力文明与民间立场——论《大淖记事》中冲突叙述
《参花(下)》2018年第8期86-86,共1页张超 
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以平淡朴实、诗性浪漫的笔调记述了大淖之畔的爱情故事。其中刘号长对巧云的侵犯,以及后来锡匠帮的顶香请愿是小说中唯一的冲突点。作者在冲突中呈现两种不同的文化立场,并非停留在两者的矛盾对立,而是以民间视...
关键词:冲突 和解 民间立场 权力文明 
周立波《山乡巨变》写作的历史语境研究
《参花(上)》2018年第8期104-104,共1页张超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既有高昂的革命立场也有冷静的现实主义,同时包含浪漫主义因子,与十七年同期的作品有较为鲜明的区别。纵观作者周立波的人生经历,上海的亭子间生活、抗战前线的战争岁月以及鲁艺时期的自觉改造学习都为周立波积淀...
关键词:《山乡巨变》 历史语境 人生经历 
废墟上的拼接与凝望——评《黄雀记》的寓言式写作被引量:1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86-90,共5页张超 
苏童小说《黄雀记》以昏暗颓败的底色重构废墟之上的香椿树街,作者以蒙太奇式的写作手法拼接柳生、保润和白小姐三主人公的人生故事,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意,以疏离冷漠的视角凝视着现代性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困境,形成本雅明所提出...
关键词:《黄雀记》 寓言 传统 现代 
曹征路《问苍茫》的左翼传统与现代性写作
《参花(上)》2018年第1期96-96,共1页张超 
曹征路是新世纪底层文学思潮的旗手,《问苍茫》是他最新的一部底层写作。小说塑造了社会转型时期,深圳特区当中的众生相,人人在苍茫之中摸索和转型,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常来临。小说通过常来临由下岗的国企书记到公司副总的转型表现社会时...
关键词:曹征路 《问苍茫》 蜕变 坚守 
从歇马山庄的孩子到乡土世界的剖刀——以《歇马山庄》和《后上塘书》为中心谈孙惠芬长篇创作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2期87-91,共5页张超 
孙惠芬长篇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辽南的乡土世界,对乡土的书写是她一直所坚持着的创作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惠芬对于乡村的态度和小说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孙惠芬从以童真的视角去观察歇马山庄到以锋利的笔法...
关键词:《歇马山庄》 《后上塘书》 坚守 流变 
老街上的凝望与救赎——评苏童小说《黄雀记》被引量:1
《参花(上)》2017年第12期70-70,共1页张超 
苏童小说《黄雀记》被学界视为"先锋向现实回归之作",但是其中仍然延续苏童以往的创作风格。小说在香椿树街上展开对童年的回望,在现在凝视老街的坍塌,在罪与罚的反思中完成对现代人的反思,共同勾连历史与现在,完成《黄雀记》的救赎...
关键词:守望 凝视 救赎 
救赎意识与多形式叙事 ——评徐则臣小说《耶路撒冷》
《参花(下)》2017年第12期71-71,共1页张超 
徐则臣小说《耶路撒冷》在作者的故乡"花街"上,塑造了全球化时代下的众生相,以"救赎"为创作原型,展现"70后"一代人的心灵记忆。小说还在主体之外添加专栏,充盈人物形象,构成了小说当中的多形式叙事。
关键词:全球化 “70后” 救赎 专栏叙事 
亭子间,抗战前线与鲁艺——《山乡巨变》“广阔现实主义”的创作成因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85-89,共5页张超 
随着不同时期我党文艺路线对"现实主义"认识的嬗变,小说《山乡巨变》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际遇,原因就在于周立波在不同革命阶段所形成并坚持着的广阔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不同历史语境发生着融合与冲突。亭子间时期,逼仄局促的生活空间和对...
关键词:周立波 《山乡巨变》 广阔现实主义 创作成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