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雪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觉囊派壁画研究壁画藏传佛教考释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研究》《艺术探索》《故宫博物院院刊》《藏学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西藏佛传叙事的源流与分判——兼论多罗那他的佛传叙事
《史林》2024年第4期121-130,219,共11页闫雪 
藏传佛教觉囊派祖师多罗那他于17世纪初编撰的《佛陀大行简说》,是一部遵循小乘佛传叙事传统而撰的佛传著作。多罗那他突破了以往西藏学者以佛陀“十二事业”为主体的叙事框架,批判并纠正了西藏佛传著作中因混用大小乘经典而造成的混乱...
关键词:多罗那他 佛传 文本 甘丹彭措林寺 
藏传佛教中关于香巴拉具种王的争论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86-99,共14页闫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传佛教时轮教法传播史研究”(项目批准号:20BZJ023)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神秘国度香格里拉原型的藏传佛教香巴拉国神话,始见于印度密教经典《时轮密续》中。该经中讲到香巴拉国有7位法王和25位(或26位)具种王,每位国王都作为一位明王或菩萨的化身而出现,在《时轮密续》传入印度之前,即由这些国王保存并...
关键词:时轮 香巴拉 具种王 藏传佛教 
西藏甘丹彭措林寺大经堂“了义经”壁画研究——兼论壁画的题材与风格
《藏学学刊》2021年第2期214-253,463,共41页闫雪 
藏传佛教觉囊派祖师笃布巴根据佛陀三转法轮经典划分出二十部了义经,于17世纪初经由觉囊派第二十八代法主多罗那他的设计指导,将这二十部经典以变相形式表现出来,分散绘制于原为觉囊派祖寺的西藏拉孜县彭措林寺大经堂的四面墙壁上。这...
关键词:觉囊派 大经堂 多罗那他 藏传佛教 三转法轮 祖寺 经变 拉孜县 
西藏甘丹彭措林寺大经堂“如来藏十经”壁画研究被引量:2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年第12期48-58,110,共12页闫雪 
西藏自治区拉孜县彭措林寺大经堂内保存完好的17世纪初壁画,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界关注,然迄今为止尚未有学者对壁画图像进行完整准确的辨识研究。作者基于前期对彭措林寺壁画题记的研究,确定壁画是依据佛传故事、两部本续以及觉囊派祖...
关键词:彭措林寺 觉囊 壁画 变相 如来 藏经 
藏传佛教觉囊派绘画遗存概说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19年第1期39-47,共9页闫雪 
藏传佛教觉囊派(Jo nang pa)于11世纪发祥于今西藏拉孜县彭措林乡境内的觉囊沟。教派发展过程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佛教艺术作品,成为藏传佛教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实例。现存觉囊派早期绘画遗存,主要以笃布巴于1330年在觉囊寺旁主持建造,后...
关键词:觉囊派 彭措林寺 绘画艺术 
西藏甘丹彭措林寺建筑格局及其渊源考释被引量:3
《民族研究》2016年第5期98-110,共13页闫雪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特别资助项目(资助编号:2014T701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西藏甘丹彭措林寺内的美术遗存近年渐受学界关注,却鲜有人留意其设计独特的寺院格局。本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根据以《甘丹彭措林寺志》为主的几部藏文文献,对寺院的原始格局进行整体复原。第二,论证寺院格局的印度渊源。通过对比彭措...
关键词:甘丹彭措林 祗园精舍 觉囊派 多罗那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