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杰

作品数:7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齐鲁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工智能人性逻辑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齐鲁师范学院学报》《当代教育科学》《现代教育技术》《新丝路(中旬)》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AIGC机器创作时代学校美育的人性之维被引量:11
《中国远程教育》2023年第9期18-27,共10页毛迎新 谭维智 于家杰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项目“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CWYJ13)的研究成果。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凭借其“内容生成”的卓越性能在“艺术创作”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当机器摄入人类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练习场——艺术创作,昭示了美育场域的“机器出场”。鉴于此,本研究以机器创作的“...
关键词:机器创作 艺术创作 学校美育 人性逻辑 人工智能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新丝路(中旬)》2022年第5期0122-0124,共3页于家杰 
意识形态领域是国家政治安全的前沿。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在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而对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意识形态 安全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存在的价值被引量:22
《现代教育技术》2020年第7期21-27,共7页于家杰 刘伟 毛迎新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持续发展视角下高校教师评价逻辑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CJYJ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教育特别是给教师带来了极大挑战,由此引发了人们的反思: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教师?教师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不同时代教师存在的历史...
关键词:人工智能 教师 教书育人 言传身教 守护人性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评价逻辑被引量:5
《当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7期61-65,共5页于家杰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编号:17CZKJ04)的研究成果之一
高校教师评价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高校教师评价方式重量化,忽视知识产出的客观规律,逐渐地演变成纯粹地追求数量的一种达标游戏;评价标准趋同化,无视个体间的差异,过于突出科研,而没有充分体现出高校教师...
关键词:教师可持续发展 教师评价 科学研究 专业成长 学科差异 
基于预防策略的计算机网络防御技术分析被引量:5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71-77,共7页于家杰 
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对于网络攻击主要采取的是被动防御的手段,而对日益复杂和千变万化的各种入侵事件,这些技术逐渐变得力不从心。文章结合文献研究以及自身的调查,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不...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防御策略 信息泄露 网络攻击 网略防御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人才供需对接的研究
《知识文库》2017年第14期233-233,共1页于家杰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其大部分是通过产学结合方式实现自身和企业的共赢。对于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双赢政策,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同时解决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并为当地的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专业人才供应,促进当地...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模式 供需对接 
基于编码的文本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23-125,共3页于家杰 
本研究采用加密和数字签名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编码的数字水印算法。本算法通过在文本中冗余的嵌入水印来提升水印的嵌入量。本算法具有算法健壮、安全、水印不可见、容量大等特点。
关键词:编码 文本水印 鲁棒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