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

作品数:3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儿童中心儿童形象儿童观国家立场仪式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史林》《中共党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从“儿童中心”到“国家立场”:20世纪50年代儿童观的重塑被引量:14
《史林》2020年第4期158-169,221,共13页刘怡 
教育部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治、日常与城市:“十七年”上海婚姻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9YJC770029);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15年度青年课题“现代性背景下普通民众童年观念变迁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CAA150125)阶段性成果。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儿童观经历了由“儿童中心”向“国家立场”的转型。总体上,新中国的儿童观重塑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主体方向;实际完成过程贯穿整个20世纪50年代,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整风运动到反右派...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 儿童观 儿童中心 儿童形象 
新中国公共政策中的“科学”实践——以麻雀科研为中心(1955—1960)被引量:1
《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2期53-62,共10页刘怡 
1955年底至1960年初,决定麻雀命运的政策经历了从出台、调整到终止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科研人员扮演了特别的角色,他们既承担不同阶段的政治任务,又要兼顾科研本身的学理发展,由此进行的种种权衡活动与政府决策之间构成了公开和隐性...
关键词:鸟类学家 麻雀科研 政策决策 灭雀 
“大跃进”动员的仪式化:以灭雀运动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史林》2017年第1期183-194,共12页刘怡 
"大跃进"前后,灭雀运动的目标经历了从"保护粮食"到"训练人民"的转变,最终被形塑为一场革命语境中的政治仪式化运动。此种转变经由多方面因素促成,也与1949年以来一系列重大政治运动有着密切关联。随着运动目标由"麻雀"向"人"的转变,锻...
关键词:“大跃进” 灭雀运动 仪式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