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杨梅焕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基于回归模型的广场基坑沉降预测分析被引量:2
《地理空间信息》2018年第9期107-109,共3页薛贝 蔺小虎 刘长星 杨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1571)
以西安某地万达广场基坑沉降监测为例,结合沉降监测的相关理论,首先介绍了广场基坑沉降的实测方案,然后对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最后基于回归模型对沉降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残差较小,验证了回...
关键词:回归模型 广场基坑 数据处理 沉降预测 
基于OCO-2卫星数据的中国CO_(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遥感信息》2024年第2期52-60,共9页杨梅 邓彦昊 王涛 姚明昊 赵滢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E0119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1309)。
大气CO_(2)浓度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议题,但对CO_(2)的监测一直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利用2015—2022年OCO-2卫星观测的CO_(2)柱浓度混合比数据(XCO_(2)),基于克里金插值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了中国CO_(2)...
关键词:遥感数据反演 OCO-2 XCO_(2) 时空分析 
喀斯特山区典型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被引量:5
《地理空间信息》2019年第5期46-49,I0003,共5页薛贝 杨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1571)
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程度等指标,基于县域尺度研究了喀斯特山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了贵阳市199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类型、变化剧烈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贵阳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
关键词:喀斯特 土地利用 石漠化 动态变化 县域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被引量:1
《西部素质教育》2022年第1期151-153,共3页王涛 李奇虎 杨梅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编号:XGH19116);西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编号:GJY-2020YB-7);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编号:2110221029)。
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首先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了简述,然后简要介绍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最后论述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关键词:课程体系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国土空间规划 
陕西榆林地区植被退化与沙漠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0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2期104-111,共8页王涛 杨梅 徐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157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5JQ4110);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资助项目(14JK1479);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A314021402-1616);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资助项目(2014007)
以陕西榆林地区MODIS I_(NDV)(2000—2015年)和气温降水(2000—2014年)数据为基础,结合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线性趋势法、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植被覆盖度变化、植被退化、沙漠化过程和气候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榆林地区植被覆盖度呈显...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植被退化 沙漠化 气候 榆林 
陕北榆林地区沙漠化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其与植物C,N的关系被引量:9
《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第5期57-62,共6页王春杰 朱志梅 张仁慧 杨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北沙漠化土壤驱动机制与植物的耐胁迫性研究"(30700648);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北能化基地生态建设基础研究-沙漠化演变机制分析"(2006Z05);陕西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北风沙草原区沙漠化土壤与植物耐胁迫驱动机制"(08JK442);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陕北毛乌素沙漠生态修复机理研究"(08YZZ27)
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采样,对陕北榆林地区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其和植物体有机C、全N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理化性质随沙漠化过程变化呈现规律性的变化。随沙漠化加剧,同一沙漠化梯度不同剖面的pH值...
关键词:沙漠化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陕北榆林地区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共有种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研究被引量: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7期203-208,共6页杨梅 姚顽强 曹明明 朱志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00648);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2010006);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08YZZ27)
【目的】分析沙漠化过程中,不同沙漠化阶段共有种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沙漠化防治中植被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采用植被动态学中群落的空间序列方法,以植被盖度为依据,将沙漠化过程划分为5...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 共有种植物 抗氧化酶 抗逆性 
招远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优先区识别
《地理空间信息》2024年第7期22-26,共5页王锦 孙幼政 杨梅 陈宝强 
2023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2023QN03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1571)。
以招远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景观连通性综合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综合阻力面,利用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和生态关键点,进而构建沿海资源富集区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针对性的修复建议...
关键词: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源地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廊道 
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
《水土保持通报》2022年第2期242-249,共8页杨梅 靳小燕 王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土壤—植被反馈机制与植被演替机制研究”(41501571)。
[目的]分析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区域荒漠化土地治理以及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9年的MODIS NDVI数据,采用双逻辑函数法拟合植被生长曲线,利用动态...
关键词:植被物候 NDVI 气候变化 毛乌素沙地 
榆林地区植被指数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被引量:19
《干旱区研究》2017年第5期1133-1140,共8页王涛 杨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57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5JQ4110);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A314021402-1616)资助
榆林地区是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植被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敏感。以榆林地区2000—2015年MODIS NDVI为基础,结合气温、降水数据,利用线性趋势法、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及缓冲区方法,分析了区域NDVI(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关键词:NDVI 气温 降水 人类活动 榆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