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林宗满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郯城—庐江断裂基本特征及其控盆作用被引量:5
《地质力学学报》2011年第4期322-337,共16页林宗 
郯城—庐江断裂是中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的断裂构造带,贯穿中国东部大陆,向南延伸入南海,向北抵达俄罗斯境内。郯城—庐江断裂成生于早白垩世晚期,是一条巨型压扭性断裂带。研究认为,郯城—庐江断裂不存在巨大平移,它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
关键词:郯城-庐江断裂 左行平移 压扭性断裂 控盆作用 
未来中国的油气资源前景探讨被引量:5
《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第3期227-234,共8页周玉琦 易荣龙 舒文培 黄泽光 林宗 余琪祥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九五"重点科研项目 (XYK - 98- 0 1)
据初步统计 ,目前全国石油总资源量达 10 51× 10 8t,探明率 2 0 %左右 ,年产石油 16 0 0 0× 10 4t左右。十多年来石油储、产量呈稳定低幅增长。陆相石油仍居主要地位 ,其勘探开发将向非构造油气藏拓展。煤成油气及低熟油气是新的勘探...
关键词:前景 油气资源 中国 
天山南缘逆冲构造初探被引量: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年第4期393-401,共9页邵鸿良 易荣龙 林宗 
该构造在区域上受控于南北向水平挤压应力场。逆冲断裂在横向剪应力作用下,宏观上呈现为扇形或倒扇形构造的特点。其时空特征为:自北而南依次展布着海西期逆冲断裂、印支—燕山期叠瓦构造和喜马拉雅期推覆构造,后期对前期构造既叠加又...
关键词:盆地 逆冲 叠瓦 推覆 油气藏 
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1
《地质力学学报》2010年第3期246-259,共14页林宗 
把中国东部中、新生界划分为6个构造—沉积旋回,相应地发育6期构造运动主幕,侏罗纪末幕运动是一场变格运动。进一步将研究区构造形变史划分为两个形变阶段和一个过渡阶段。两个构造形变阶段发育两种类型的沉积盆地、两种型式的构造体系...
关键词:中国东部 中、新生代 构造—沉积旋回 大地构造 形变阶段 构造体系 
以构造地层学分析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沉积特征被引量: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2年第1期37-46,共10页林宗 
根据构造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将中国东部中、新生界划分为六个构造-沉积旋回,认为侏罗纪末幕运动是中、新生代最重要的、具有划分构造发展阶段意义的构造幕,从而把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史划分为三叠-侏罗纪、晚白垩世-第三纪两个阶段和早...
关键词:中生代 构造演化 新生代 
松辽盆地南部及其周缘下白垩统的层序被引量:5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5年第1期81-88,共8页林宗 任传慧 张普林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深部下白垩统存在地层重复的问题。九台县的三台乡、官马山地表剖面以及盆地内部的地震剖面上,管城酸性火山岩侵位于沙河子组之中,而不是夹层关系。所谓营城煤系就是沙河子组。火石岭组也存在同样问题。因此,本区...
关键词:松辽盆地 早白垩世 地层层序 地层对比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基底拆离构造与油气领域被引量:7
《石油实验地质》1990年第2期99-108,共10页丁道桂 吴厚疆 韩振华 林宗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的塔北隆起是发育在南倾、犁式的亚南韧性剪切带上盘的推复隆起带。是因二叠纪末期古特提斯海的开启与关闭,塔里木板块向北漂移,天山海西地槽关闭,碰撞后会聚及挤压作用促使板内古生代盆地发生了以基底拆离式构造为主...
关键词:盆地 基底拆离式 构造 油气 
从四川盆地与江汉沉降区的对比提出对新华夏系的质疑被引量:1
《地质力学学报》2014年第3期205-221,共17页林宗 
中国地质调局项目"中国中;东部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黔中隆起及周缘构造演化与油气保存研究"
以四川盆地和江汉沉降区作为典型,剖释华夏系及新华夏系的内涵,用以探索、研究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特征。四川盆地是上叠在上扬子准地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晚三叠世—侏罗纪大型坳褶盆地,是华夏系第三沉降褶带中的一个典型盆地;而江汉沉降...
关键词:四川盆地 江汉沉降区 中国东部 华夏系 新华夏系 构造不整合 
海陆油气,上下求索——贺《石油实验地质》创刊40周年
《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第6期628-633,660,共7页周玉琦 易荣龙 黄泽光 舒文培 林宗 
关键词:《石油实验地质》 中国 陆相油气资源 海相油气资源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地构造问题研究
《地质力学学报》2015年第4期453-462,共10页林宗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中;东部构造体系控油作用评价"(1212011120965)
基于"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项目,总结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的内在规律。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形变史,以侏罗纪末幕运动为标志划分为前后2个大阶段,发育2种巨型扭动构造型式,即华夏系和新华夏系,其间存...
关键词:中国东部 大地构造 构造体系 构造不整合 二元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