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胡寿村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地球高威胁小行星数据库的建立与轨道特征分析
《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2024年第4期10-19,共10页陈媛媛 寿 李鑫冉 王秀海 王雪枫 赵海斌 
空间碎片与近地小行星防御科研项目(KJSP2023020303)。
高威胁小行星是指能进入地球希尔半径的小行星,是行星防御中监测预警任务的重点关注对象。本文基于最新的近地小行星轨道/尺寸分布模型,通过高精度小天体轨道外推构建了直径10 m以上高威胁小行星的仿真样本数据库,并可由此产生任意给定...
关键词:近地小行星 行星防御 监测预警 潜在威胁小行星 高威胁小行星 
嫦娥二号飞越图塔蒂斯成像策略及预期成像结果研究被引量:4
《天文学报》2013年第5期447-454,共8页赵玉晖 王素 寿 季江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273068;11203087);中国科学院新兴与交叉学科布局试点项目(KJZD-EW-Z001);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基金会资助
针对嫦娥二号小行星再拓展试验任务,根据嫦娥二号探测器以及图塔蒂斯小行星轨道参数和太阳光线入射方向计算拍照时的光照条件,基于计算结果建议采用飞越后拍照的策略,并在J2000.0地球平赤道坐标系中给出相机光轴的指向为(118.02°,22.03...
关键词:行星和卫星 探测 航天器 方法 数值 
行星轨道动力学在动能撞击在轨处置中的具体应用
《空间碎片研究》2022年第3期46-59,共14页陈媛媛 寿 李鑫冉 李彬 赵海斌 
中科院先导B项目(XDB41010104);民用航天预研项目(D020304);空间碎片与近地小行星防御科研项目(KJSP2020020204,KJSP2020020102,KJSP2020020101);小行星基金会资助。
行星轨道动力学在行星防御在轨处置空间任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其中的动能撞击实验任务,无论是前期的效果仿真,还是后期的数据处理,近地小行星的高精度轨道推演都将提供基础的保障作用。基于太阳系动力学模型的小行星历表将提供近...
关键词:近地小行星 行星防御 动能撞击 轨道动力学 
大偏心率火星探测器轨道外推的近似方法被引量:2
《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年第5期55-59,共5页寿 刘林 
对于快自转天体,如地球和火星,由于其非球形引力位中田谐项的振动频率与卫星运动频率相当,会给构造大偏心率环绕型探测器轨道分析解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本文以轨道偏心率e≈0.9的"萤火虫一号"(YH-1)火星环绕探测器为例,探讨在精度...
关键词:轨道力学 环绕型火星探测器 大偏心率轨道 田谐项摄动 
使用体积离散方法计算不规则小天体表面重力场被引量:1
《天文学报》2015年第2期145-153,共9页赵玉晖 寿 王素 季江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3103;11473073)资助
在小行星探测任务中,航天器轨道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小行星的非球形引力场的影响.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具有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特点,因此,在没有绕飞轨道数据的情况下,精确计算其引力场非常困难.利用不规则小行星的多面体模型,采...
关键词:行星和卫星:探测 重力场 方法:数值 
摄动分析法在小推力轨道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
《天文学报》201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寿 赵玉晖 季江徽 侯锡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273068;11473073;113031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1509);中国科学院新兴与交叉学科布局试点项目(KJZD-EW-Z001);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PSL14 07);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基金会资助
在对太阳系近地小行星的多目标多任务探测中,从大量小行星中快速筛选出可到达目标小行星是小推力轨道设计中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考虑了小推力作用下的探测器在行星际空间中的轨道运动,通过借鉴天体力学中摄动分析法的思想将小推力作...
关键词:天体力学:摄动理论 天体力学:人造卫星运动 行星与卫星:探测 小行星:普  方法:解析 
太阳系小天体表面环境综述被引量:4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9年第6期519-532,共14页季江徽 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11873098,11473073,11661161013);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项目
地面和空间望远镜观测,特别是最近30多年来的历次深空探测任务极大提高了我们对太阳系小天体的认识。现已知小天体表面具有复杂多样的形貌特征,这些特征与其历史上所经历过的地质演变有密切关系,亦可为理解早期太阳系的动力学环境提供...
关键词:太阳系小天体 地形地貌 动力学环境 天体演化 深空探测 数据反演 
近地小行星发现数目与发现场景的统计分析被引量:5
《天文学报》2022年第5期1-23,共23页寿 赵海斌 季江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873098、11633009);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XDB41000000);空间碎片与近地小行星防御科研项目(KJSP2020020204、KJSP2020020102、KJSP2020020101);民用航天预研项目(D020304、D020302);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专项(CMS-CSST-2021-B08);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基金会资助。
近地小行星是一类可能对地球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的太阳系小天体,目前绝大部分的近地小行星是由地基望远镜发现的,且数目仍在不断增加.为了对我国未来开展近地小行星发现监测提供参考和借鉴,利用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开的数据库对所有近地小行...
关键词:小天体:近地小行星 巡天 方法:统计 轨道力学 
基于NEATM和WISE数据的小尺寸近地小行星物理特性研究
《天文学报》2024年第4期161-180,共20页何浩卿 季江徽 孔旭 姜浩轩 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33010、12150009);中国科学院先导B项目(XDB41000000);小行星基金会资助。
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广泛分布的金属或岩石天体,直径从米级跨越到几百公里.它们蕴含了太阳系早期的信息,同时也可能会与地球轨道相交且撞击地球,因此研究小行星的物理参数、物质成分和表面性质对于了解太阳系行星的形成演化和近地天体防御...
关键词:小行星:近地小行星 辐射机制:热辐射 Near-Earth Asteroid Thermal Model(NEATM) 方法:数据分析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 
接触双小行星(4179)Toutatis的形成机制研究
《天文学报》2019年第5期114-116,共3页寿 
接触双小行星是一类明显由两部分结构相接而构成的单小行星.地面雷达观测结果表明直径大于200 m的近地小行星中大约14%为接触双小行星,而且目前3个小天体探测任务(隼鸟号、嫦娥二号和罗塞塔号)的探测目标也都具有接触双星结构.接触双小...
关键词:近地小行星 雷达观测 探测目标 嫦娥二号 双小行星 罗塞塔 形成机制研究 双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