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一事不再理原则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一事不再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26期117-118,共2页赵晓玲 
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规定一事不再原则,一事不再原则在我国适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规定的再审制度与一事不再原则二者各有利弊,分析二者的利弊之后,在适应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应该确认一事不再原则,同时应该在汲取一事不再原则优...
关键词:一事不再原则 审判监督程序 再审制度 
禁止双重危险探究被引量:3
《政法论丛》2001年第3期38-40,共3页王春芳 
在刑事诉讼中确立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对制约司法权、保障刑事被告人免受重复追究是十分必要的。各国均将禁止双重危险作为限制重新起诉和重新审判的重要诉讼原则
关键词:刑事诉讼 双重危险 一事不再原则 再审不加刑 人民法院 再审程序 
关于“再审不加刑”的思考被引量:3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20-23,73,共5页邓华 赖黎明 
“再审不加刑”通过对刑事再审案件裁判结果的专门限定,以防止其任意发动,从而维护判决的既判力和权威性,保障刑事被告的基本人权,实现诉讼效益的最大化。而我国传统刑事诉讼囿于实体真实观念等窠臼对此原则未给予重视。为解决现行刑事...
关键词:一事不再原则 再审不加刑原则 既判力 刑事诉讼 立法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实践困境与完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255-256,共2页李艳玲 
刑事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而依法提起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刑事再审程序并不是所有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属于补救性的、救济性的程序,是"审...
关键词:刑事再审程序 人权保障 一事不再原则 
无罪判决重新起诉的条件
《大家》2012年第8期27-27,共1页唐莹玲 
对于无罪判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重新起诉。但是,对于重新起诉和审判都要求有新的事实、新的证据。如何"对新的事实、证据材料"进行合的解释,使其符合一事不再原则的精神内涵,这是本文要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无罪判决重新起诉的条件...
关键词:证据不足无罪判决 客观事实 一事不再原则 被告人 起诉 审判监督程序 指控 精神内涵 大陆法系 故意杀人罪 
浅析确认之诉中主体能否扩大化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20期151-151,共1页张萌 
赵灵认父案早已尘埃落定,但是背后的法律探讨仍未止息。赵父是否有资格提起确认赵灵与刘汉金为父女关系的诉讼成为探讨的话题。如果赵父具有该资格,又是否会侵害赵灵的利益呢?
关键词:主体适格 扩大解释 一事不再原则 
浅析刑事诉讼一事不再原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28-132,共5页张迎春 邹勇 
一事不再原则在国际社会得到普遍确认,并在许多国家立法上广泛运用,但由于对一事不再原则的认识较晚,我国没有确立一事不再原则一事不再原则在人权保障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此,确立一事不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改...
关键词:一事不再原则 人权保障 判决 
对国际商事仲裁中一事不再原则适用的思考被引量:5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4期24-25,共2页朱瑶 
一事不再原则作为司法适用中的一项基本规则,在论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对一项法律原则的最终确认形式的立法上却对其没有一个准确的规定与定位,这也直接导致了该项原则在进行司法适用时缺乏立法支持以及适用标准,作者正是基...
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 一事不再原则 司法适用 国际民商事 适用标准 民商事仲裁 国际经济法 思路 适用问题 立法 简单论述 基本规则 法律原则 仲裁方 作者 支持 争端 学习  困惑 
以单位名义签订合同构成犯罪后的民事责任承担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18年第20期26-31,共6页张雪楳 
【裁判要旨】民刑交叉案件,当事人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具备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对于当事人的起诉,人民法院应予受。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在保护法益、证明标准、归责原则、责任形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刑事判决认定的事实在...
关键词:民事责任承担 签订合同 单位名义 一事不再原则 民事法律关系 交叉案件 起诉条件 民事诉讼 
一事不再原则一事之界定——在诉讼系属当中被引量:1
《学论》2010年第24期204-204,共1页王艳红 
一事不再原则在中国民事诉讼法中并未系统性建立,但在实践中却是指导着司法实践的一项重要原则。由于法律规定和论研究的缺乏,中国在审判中适用一事不再原则时出现了"一事"标准不统一而出现了重复审、一案多诉或应当受而不予...
关键词:诉讼系属 一事不再原则 界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