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二十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回顾
《科学社会主义1994年第2期9-16,共8页刘克明 
二十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回顾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克明回顾二十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特别有重要意义的,有这样三件大事:第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的兴起;第二,九十年代初苏联社会主义的剧变;第三,八十到九十年代有...
关键词:世界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十世纪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由盛转衰 教条主义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勃列日涅夫时期 农业集体化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135-136,共2页刘文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成为党的共同信念、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的集中表达,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历史价值与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解读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10-13,共4页刘军 万是明 
20世纪末,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终结了,但这一实践对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发展却起了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可以说,这是20世纪传统模式社会主义留给21世纪走向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历史价值 当代启示 
走自己的路——从毛泽东的探索到邓小平的突破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10-14,共5页吴其良 
社会主义道路是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和途径。社会主义模式则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用以说明和区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多样化,具有各种不同式样的特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中。
关键词:邓小平文选 毛泽东同志 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模式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年第1期8-14,共7页奚培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新飞跃奚培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孕育着新的飞跃,这个新飞跃的契机,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七十年的发展,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又陷入了空前的困境,现...
关键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结构转型 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组织体系 调控机制 资本主义 计划经济体制 思想观念 
科技革命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兴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26-29,共4页颜永琦 
文章分析电气化革命与现代科技革命两次不同特点的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带来的深刻影响,认为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变化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产生、发展与终结的深层次根源。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者必须...
关键词:科技革命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兴衰 启示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被引量:1
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3期21-24,共4页杨素群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杨素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
关键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 苏东剧变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道路 三次危机 传统模式 
当代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
《发展论坛》1995年第12期25-26,共2页庞允悌 王京生 
当代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庞允悌,王京生本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世界性的大发展之后,由于内部外部多方面的原因,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遇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预言家们断言,社会主义将从此一蹶不振。然而...
关键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的复兴 当代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 三个“有利于”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泽东未能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原因探析综述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1-4,共4页廖业扬 
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毛泽东对此作了艰辛的探索,他之所以没有最终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原因是复杂的。
关键词:毛泽东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 历史背景 社会发展 
走出市场经济认识的误区——访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
《文明与宣传》1994年第9期8-40,共2页罗士喜 
市场经济是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要求用全新的观念给以正确的理解。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作祟,至今人们对市场经济仍存在着种种误解。怎样走出误区?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萧灼基教授。 记者:在西方发达市场...
关键词: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萧灼基 北京大学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传统计划 走出误区 市场调节 计划经济 改革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