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排他权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禁令救济无限制适用的反思与调适被引量:17
《法商研究》2016年第3期184-192,共9页杨红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200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法》第48条的规定,在认定侵事实成立的情况下,法院应当"根据情况"支持原告的禁令救济请求。然而实践中存在着版禁令救济无限制适用的现象,即只要行为被认定为侵且仍在持续中,禁令救济请求几乎都能被支...
关键词: 禁令救济 排他 排他 调适性适用 
从美国专利法规定的“Bolar Exception”引发的思考--兼评中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的适用被引量:5
《知识产2008年第2期66-69,共4页赵轶姝 姚建军 
美国专利法第271条(e)(1)规定了"Bolar Exception",我国现行专利法第11条的规定赋予了专利人的排他,将美国与我国的规定进行比较研究,对专利人行使排他时需要满足的四个法定条件进行分析,排他应限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并对...
关键词:专利法 排他  
论药品试验数据的二元保护模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陈孟麟 
国家知识产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2024年专项研究课题:“十五五”时期知识产制度研究(ZX240201)。
药品获批上市后,药品试验数据承载的信息出现秘密信息与公开信息之分野,药品试验数据的价值实现方式相应类型化。药品试验数据保护需适用“商业秘密+法定排他”的二元保护模式:一方面,通过一般知识产(商业秘密有关利),为秘密信息...
关键词:药品试验数据 数据保护 数据公开 商业秘密 排他 
排他销售被引量:4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67-72,共6页江平 高富平 
排他销售江平,高富平一、什么是排他销售产品从制造商流通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最常见的是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结构;也有产品(主要是工业品)不经过零售商直接销售到用户手中的情况。承担...
关键词:销售 制造商 中间商 法律关系 贸易 贸易限制 当事人 排他 体制安排 以自己的名义 
论建立企业数据财产的意义——以相关误区的澄清为视角被引量:3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131-140,共10页杜牧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知识产司法保护与跨部门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22YFC3303000)。
企业数据利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的重点和学术增长点,建立企业数据财产也得到了多数学者的支持。但部分学者对建立企业数据财产的意义存在认知误区,并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使得企业数据的属问题迄今仍未达成共识,并对...
关键词:数据 财产 排他 法律处分 利可让渡性 
策略性专利申请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13-213,共1页孙瑜晨 
当垄断企业滥用专利申请程序故意营建不确定性、追求远超保护创新所需的低价值排他、设置比例明显失衡的外围专利防御网时,会致使其他经营者延迟或放弃进入市场,启动反断审查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垄断企业 反垄断法规制 防御网 专利申请程序 不确定性 排他 策略性 正当性 
论作为排他与支配的知识产——从与物比较的视角被引量:10
《知识产2007年第5期9-15,共7页王宏军 
知识产的客体是智力成果,物的客体是有体物。物和知识产皆具有积极效力和排他效力两个方面,在本文中,前者被称为支配,后者被称为排他。物和知识产的积极效力和排他效力存在着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物首先是对某一有体...
关键词:知识产  排他 支配 
中国城镇土地制度的经济分析——套用波斯纳财产法分析框架被引量:1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78-80,共3页陈丽琴 
波斯纳认为 :一个有效率的财产制度应具备普遍性、排他性、可转让性这三个特征。本文用此分析框架对中国城镇土地制度进行考察 ,指出 :现存的城镇土地制度未达普遍性、排他性、可转让性这三个标准 。
关键词:城镇土地制度 经济分析 波斯纳财产法 中国 排他 改革 普遍性 排他 可转让性 
试论漫游排他的矛盾冲突及其影响--以英国国家公园为例
《西部学刊》2021年第10期35-38,共4页赵子薇 
从19世纪末到现在,英国政府都在不断地扩大公众的漫游,这就使得土地所有者绝对排他受到限制。为缓解国家公园漫游排他之间的矛盾,政府除通过与私人部门共同获得土地的方式,在管理方式、规划政策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
关键词:英国 国家公园 漫游 排他 
论隐私及其民法保护被引量:1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42-44,共3页周利民 
隐私是一种独立的人格,是自然人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情事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利。保护自然人的隐私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在立法尚未对隐私作出明文规定之前,借鉴德国等国的...
关键词:隐私 人格 排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