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政治合法性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浅谈民主、政绩与变革社会政治合法性的建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51-,57,共2页张青 
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治体系存在、持续、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政治体系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大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合法性危机的问题。这种危机如果不能加以消解,就会导致政治体系的崩溃。文章通过民主、政绩两个维...
关键词:民主 绩效 政治合法性 
人心向背和意识形态“贬值”——从苏共垮台教训想到的
《同舟共进》2004年第8期4-6,共3页向前 
以往,人们很少想到意识形态"贬值"这样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中,社会群体愿望与国家利益表达被看作是天然一致的,因此,政治意识形态同社会诉求之间不存在裂隙,前者似乎永远是有效的。然而,问题并不这样简单。在社会主义的...
关键词:意识形态领域 政治意识形态 苏共垮台 贬值 执政党 社会主义 政治合法性 经验教训 代表人 社会意识 
民本思想视域下中国古代政治合法性模式探析
《科学社会主义》2019年第2期148-155,共8页张迪 刘学军 
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官方的宣传,民本思想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人士在其影响下形成了关于政权的基本共识,即上天按照是否具备德行的标准来选拔统治者,统治者一旦获得最高统治权,就必须施行富民政策,保障民众...
关键词:民本思想 政治合法性 模式 
政治合法性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
《社会科学前沿》2015年第3期180-184,共5页吴承芳 
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普及化的大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在政治合法性的角度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以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统领地位。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政治合法性基础被引量:1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38-42,共5页陆传照 
任何一个政党的产生、发展都以对特定价值观认同为基础,政党总是通过价值整合来巩固、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社会价值体系是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资源,价值认同是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标志,价值引导是政党提高执政合法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价值认同 价值引导 政治合法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何以可能——“三个代表”的政治合法性解读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13-16,共4页齐杏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合法性的直接应答 ,政治合法性蕴涵是“三个代表”的应有之义。从政治合法性的层面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有利于完整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消除“三个代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 “三个代表” 政治合法性 绩效 意识形态 群众基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政治合法性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57-60,共4页彭自成 
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决定其执政资格,政党的先进决定其政治合法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决定其政治合法性,因而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以保持党的先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先进 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整体利益与个案公正
《清华法治论衡》2007年第2期117-127,共11页毕竞悦 
一、"正当"的冤案提到"冤案",人们一般都会联想到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当事人的悲惨遭遇、有悖于社会伦理等。但实际上,在司法公正、清明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冤案,正如所有事物都可能出错和有偏差一样,司法体制也不是“没缝的鸡蛋”。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 司法腐败 司法体制 司法不公 整体利益 冤案 社会伦理 司法公正 
政治合法性:一种本体论解读
《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26-27,共2页于波 
一、本质主体与形式主体。政治合法性在语言学意义上由两个固定词汇,即政治合法性组合而成。尽管政治合法性本身的内涵大致稳定,但仅就语言学角度而言,政治合法性却仍然分别具有本质主体和形式主体两种对立的主体关系。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 政治主体 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 政治权力 
自由主义语境下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述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39-43,共5页王宝林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一个主流分支,在西方政治生活中长期居重要地位,自由主义语境下政治合法性理论的历史演进构成了自由主义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从洛克的"同意"原则、卢梭的"公意"学说,到罗尔斯的"正义"论、诺齐克的"最弱意...
关键词:自由主义 政治合法性 规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