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最小完整性震级Mc "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区域最小完整性震级时空分布的确定──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例被引量:34
《地震》2009年第3期27-36,共10页龙锋 闻学泽 倪四道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项目(LED2008B01);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项目资助
文中首先介绍了估计MC的拟合效果测试法,然后采用该方法确定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最后总结和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点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拟合效果测试法基于G-R关系的幂率分布假设,通过由小到大不...
关键词:最小完整性震级MC 拟合效果测试法 B值 龙门山断裂带 
内蒙古测震台网监测效能分析
《中国科技成果》2017年第14期44-46,共3页王磊 张帆 杨彦明 
以1976—2015年内蒙古地震监测资料为基础分5个阶段,定位地震和空隙角、参与定位台站数、定位台站震中距和观测报告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综合评估内蒙古测震台网的监测效能,从而分析影响地震目录完整性和台网监测能力的主要因素,为...
关键词:内蒙古测震台网 空隙角 定位台站数 最小完整性震级Mc PMC方法 
河北省唐山地区小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被引量:4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5年第4期36-40,共5页李冬圣 蔡玲玲 贾炯 张丛珍 李雪英 赵英萍 
2014年度测震台网青年骨干培养专项(编号:20140302)
采用基于G—R关系的交互式分析方法,研究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分布特征,由此确定河北省唐山老震区不同震级下限完整目录的起始时间,发现唐山老震区1970年以来ML 2.7以上地震目录较为完备。
关键词:不同时段 地震目录 最小完整性震级Mc 
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地区地震目录的完整性分析被引量:4
《西北地震学报》2012年第1期93-98,共6页韩晓明 曹孟娜 张帆 
2012年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10Y);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2060402)
以内蒙古中部的呼和浩特—包头地区(40°~42°N,108°~114°E)作为研究区域,收集整理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ML≥1.0地震作为研究对象,按地震样本数目滑动扫描并计算最小完整性震级Mc,绘制Mc的时序变化曲线。分析认为Mc在时间上...
关键词: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地区 地震目录 最小完整性震级Mc RS检验 
东北地震区小震资料完整性分析及其对地震活动参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中国地震》2012年第3期256-265,共10页谢卓娟 吕悦军 彭艳菊 张力方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央级公益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区带的现代中小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ZDJ2010-20)资助
以东北地震区为例,基于G-R关系的震级-频度分布原理,研究了东北地震区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各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统计了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参数,探讨了小震资料完整性分析对地震活动参数和地震危险计算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小震资料 最小完整性震级MC 地震活动参数 东北地震区 
南北地震带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的不同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9
《地震学报》2017年第3期315-329,共15页王亚文 蒋长胜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31551KYSB20160002)资助
为探讨不同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方法的结果差异及其原因,本文选用目前国际上比较前沿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以及中国地震台网常规采用的"震级-最大距离"方法,对2008年10月1日—2015年9月17...
关键词:最小完整性震级Mc 地震检测能力 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 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 
用于地震可预测CSEP计划的南北地震带地区地震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研究被引量:33
《地震》2012年第1期17-27,共11页韩立波 蒋长胜 李艳娥 郭祥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080401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10B23)共同资助
为确定"地震可预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CSEP)中的"CSEP中国检验中心"研究区范围,本研究采用"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研究了2008年10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期间南北地震带地区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使用Bootstrap方法评...
关键词:地震可预测研究 CSEP计划 最小完整性震级Mc EMR方法 
中小地震定量分析在地震区带划分中的应用——以龙门山地震带及邻区为例被引量:6
《西北地震学报》2012年第3期277-283,共7页谢卓娟 吕悦军 张力方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央级公益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10-20)
采用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计算方法,定量分析龙门山地震带及邻区1970年以来现代中小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特征,探讨其与历史强震震中分布、主要断裂展布和地震带边界的关系,验证了新区划图中龙门山地震带边界修改方案的合理。同时基于震级-...
关键词:中小地震 定量分析 龙门山地震带 最小完整性震级Mc 能量密度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