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构造变形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ESR测年证据被引量:7
《地质论评》2002年第S1期140-145,共6页陈正乐 高荐 张岳桥 王小凤 陈宣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0202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1CB409808);国土资源部自由探索项目(编号B2-38)和地调项目(编号200110000001)资助成果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缘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与印度和亚洲大陆之间的碰撞汇聚作用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根据6个石膏的ESR(电子自旋共振)测年结果,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探讨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位于断裂带中段索尔库里...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 第四纪早期 构造变形 ESR测年 
川东沙罐坪飞仙关组构造裂缝分布与评价被引量:2
《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第1期65-67,共3页张银德 周文 伊向艺 祁华忠 
根据沙罐坪飞仙关组岩心、常规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井剖面中裂缝的发育情况及面上裂缝的可能分布情况进行了识别,并对地层中裂缝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地层中主要有构造成因的垂直裂缝、斜交裂缝及成岩期的泥质充填缝,垂直...
关键词:构造裂缝 飞仙关组 组构 地层 常规测井 泥质 构造变形 垂直裂缝 川东 成岩 
滇西保山地体东缘断裂带变形特征及运动学意义被引量:6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315-321,共7页张宪依 唐菊兴 钟康惠 郭娜 张丽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4126007);国土资源大调查综合研究项目(200110200010)
在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构造剖面测量基础上,通过断裂控盆控岩特点、断裂带宏观特征、构造岩组、显微构造研究,结合地球物理测量、地质年代学成果和断裂、褶皱和磨拉石盆地的组合特征,较全面论证了(1)昌宁-营盘、柯街、勐波罗河、大桥四...
关键词:保山地体 构造变形 中—新生代 反转断裂 表壳滑动 褶皱—推覆造山带 
金龙山—丘岭金矿床成矿流体的储运规律及区域找金方向被引量:11
《地质找矿论丛》2005年第B08期10-14,共5页刘新会 刘爽 李渊 魏宽义 
金龙山—丘岭金矿区含金矿源层为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组成含金矿源层岩石为高频互层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其中细砂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含成矿流体物性较好,页岩、板岩含成矿流体物性较差,构成屏蔽层。金鸡岭Ⅰ级复式...
关键词:成矿流体 容矿层 构造变形 找矿方向 
东南极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大陆边缘构造及沉积特征
《极地研究》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王春阳 丁巍伟 董崇志 方银霞 赵阳慧 牛雄伟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6-01-07;CHINARE2016-04-02);国家海洋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G1607);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GEOGE-1);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对外合作支持项目(NO.201610);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和中国海洋发展中心资助项目"南极外大陆架划界问题研究"(CAMAJJ201702)资助
东南极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是研究南极洲-澳大利亚晚白垩世裂解过程的关键部位,然而该地区的地质情况研究程度较低,特别是在构造-沉积演化方面。基于横穿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大陆边缘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及沉积...
关键词:东南极 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 构造变形 沉积特征 地震剖面解释 
青藏高原及周边现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被引量:79
《地震地质》2004年第3期367-377,共11页张培震 沈正康 王敏 甘卫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0 2 340 4 0 )资助;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论著 2 0 0 4B0 0 2 8
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的定量化研究是理解其动力过程的基础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GPS(全球定位系统 )技术为测量大尺度现今构造变形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利用青藏高原及周边的5 5 3个GPS观测数据给出了其现今构造变形的速度场 ,表明印...
关键词:青藏高原 构造变形 GPS 速度场 地壳速度 
华北地台东缘的印支运动烙印——来自大连地区的构造形变信息被引量:8
《地球学报》2004年第5期555-560,共6页邴志波 王宗秀 
地质调查项目"大连市等六幅 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资助。
大连地区是稳定地台发生强烈变形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 ,自中生代以来该区受多期较强烈构造变形事件的影响 ,强烈的改造、叠加造成该区复杂的地壳构造面貌 ,其中NS向剪切变形是区内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构造变形 ,形成大规模EW走向...
关键词:构造变形 印支运动 地质调查 地壳 
西藏羌塘特提斯域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演化史初探被引量:2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147-151,共5页王家生 郭铁鹰 赖旭龙 刘金华 张修富 易积正 齐开令 黄远高 
国家"八五"西藏地勘专项科研成果.
羌塘地区特提斯域构造层可大致分为两个:(1)侏罗系构造层;(2)二叠—三叠系构造层.前者以典型的阿尔卑斯式褶皱构造为主,构成了区内宏观的近东西向构造,它们形成于燕山运动(L_(3末)—K_(1早)),并经历了喜山期南北向叠加褶皱改造,使其东...
关键词:特提斯域 构造变形 演化史 西藏 
康古尔塔格缝合带的变形机制被引量:1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33-38,共6页王洋 陈练武 
北天山东段康古尔塔格带是晚古生代塔里木板块和准噶尔板块碰撞的结果。它是一条复杂的、强烈的高应变带.并具有独特的变形机制、应变序列以及构造变形。本文运用构造-地层研究方法对该碰撞带的构造特征加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北天山 康古尔塔格带 构造层次 构造变形 
变形监测网的零级优化设计
《勘察科学技术》1996年第3期36-39,共4页孔德玉 
利用形变模型反演理论,把模型基准设计与用于模型识别的序贯优化设计结合起来,提出了解决监测网零级优化设计问题的新方法。该法得出的位移信息能合理地反映形变过程与机制,算例证明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变形监测网 构造变形 序贯优化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