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氮素吸收速率 "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施氮和间作对蚕豆根瘤形成及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被引量:9
《作物杂志》2021年第5期120-127,共8页吴鑫雨 刘振洋 李海叶 郑毅 汤利 肖靖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611,31560581);云南省农业联合基础专项(2018FG001-071)。
为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蚕豆根瘤形成及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明确氮肥施用与豆科作物结瘤固氮、氮素吸收累积和产量的关系,通过2年田间试验,分析了N0、N1、N2和N3 4个施氮水平(蚕豆:0、45、90、135kg/hm^(2);小麦:0、90、180...
关键词:小麦蚕豆间作 根瘤鲜重 氮素累积 氮素吸收速率 产量 
水稻覆膜湿润栽培体系中的作物生长速率氮素吸收速率被引量:2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9-17,共9页刘军 刘美菊 官玉范 曹峻 戢正华 李家军 汪晓春 沈康荣 林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1862);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303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4BA520A02)
湖北省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水稻是该地区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季节性缺水和生长前期低温是制约当地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覆盖地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常用方法。然而,由于覆膜后追肥困难,生产上往往采用一次性基施氮肥,由此可能造成覆膜水...
关键词:水稻 覆膜湿润栽培 节水 作物生长速率 氮素吸收速率 
不同播期直播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被引量:21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年第4期39-45,71,共8页霍中洋 姚义 张洪程 夏炎 倪晓诚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973-2011BAD16B0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BE2009425);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1449);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农财发(2012)14号]
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3种类型具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分期播种试验,对直播稻产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速率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迟,产量呈显著...
关键词:直播稻 播期 产量 氮素积累量 氮素吸收速率 氮素利用效率 
小麦蚕豆间作施氮对小麦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被引量:3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年第4期742-747,共6页赵平 郑毅 汤利 鲁耀 肖靖秀 董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6015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08CB11701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30);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A3003065)资助
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及4种施氮水平(0、90kg·hm-2、180kg·hm-2和270kg·hm-2)对小麦植株体内氮含量、小麦地上部氮素累积及氮素养分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显著增加了小麦地上部植株的氮含量,与单作相比,分蘖期、拔节...
关键词:小麦蚕豆间作 施氮水平 氮素累积 氮素吸收速率 
铵硝比对亚热带树种幼苗氮吸收偏好及吸收根属性的影响被引量:3
《林业科学》2023年第2期48-57,共10页刘倩愿 陈奕帆 陈艳梅 王辉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2021205006);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210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30014);河北师范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L2021B24)。
【目的】明确不同铵硝比对亚热带针、阔叶树苗的氮素吸收偏好及吸收根属性的影响,为阐明人工林养分获取策略与土壤氮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亚热带常见树种湿地松、马尾松、深山含笑和枫香的2年生幼苗为对象,设置3种铵硝比(15∶1...
关键词:氮素吸收速率 吸收 形态属性 铵硝比 
不同产量类型水稻基因型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被引量:109
《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第1期39-50,共12页殷春渊 张庆 魏海燕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马群 杭杰 张胜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827);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D02A03)
【目的】明确不同产量基因型水稻氮素营养吸收、利用差异。【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5种生育期类型中相对高产和低产的20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施氮量为225kg·hm-2水平下两种产量类型水稻的产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速...
关键词:水稻 氮素累积量 氮素吸收速率 氮素利用率 基因型 产量类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